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往往會對醫治效果報以很大的期望,但是實際上醫生治病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治病的方案,如果患者不理解或者是沒溝通好,此時如果患者與醫療機構出現了糾紛,那么最好是先進行調解,而對于市縣醫院來說,市縣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是哪些?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吧。
一、市縣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是哪些?
律師、司法調解員、法院、都可以,只是效力和程序及結果不同。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是什么樣的?
1、凡發生醫療糾紛事件,當事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本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立即向護理部、醫務科報告,護理部、醫務科立即組織調查、了解、并予以解決。
2、對造成醫療糾紛的,醫務科負責人向主管業務的院領導報告,責任人根據其糾紛的大小、情節輕重、本人態度和一貫表現責令其寫出書面檢查,吸取教訓,對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處分。
3、發生醫療糾紛后,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有關資料,違者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其行政責任。
三、醫療糾紛處理途徑有哪些?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6條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時,有三條解決途徑可供選擇:
1、醫患雙方協商解決;
2、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醫療糾紛的處理都經歷了雙方協商這一程序。應該說,這也是最經濟、最便捷的一條解決途徑,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協商不一定能達成共識,甚至可能久拖不決。對此,患者方須特別引起注意,因為醫療侵權訴訟的時效以及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時效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算。因此,當協商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時,應及時采取第2或第3條途徑解決。
由于患者方普遍對衛生行政部門立場的質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今年4月1日起實行,因醫療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一直以來實際存在著的人民法院受理醫療侵權訴訟以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作為前置程序的規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據,醫療侵權賠償起訴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因此,今年以來,因醫療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第3條途徑成為解決醫療糾紛的主要途徑。
出現了醫患糾紛首先要心平氣和的來溝通,然后大家一起來解決。但是市縣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是那些呢?其實律師和法院或者是司法調解員都可以來進行調解,但是每一方的調解的效力和程序都是不同的,所以其調解的結果也不同,但是最重要的是在調解的過程中雙方要聽從安排,配合調解,這是和平調解的前提。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