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合同是否是規范化標準合同以及責任認定
一般情況下,公司的勞動合同大多都是規范化的標準勞動合同,也有的公司是自行擬定的勞動合同,但是不管是規范化的或者是自行擬定的,都跑不出法律的范疇,超出了法律范疇,即使是簽了合同,合同也是無效的,公司是要相應承擔責任的,因為是公司本身擬定的合同不合法才導致合同無效,所以責任在于公司不在員工。所以員工對于該方面問題不必太過于擔心。無論是規范化合同還是自行擬定合同,員工均可以簽署而不必去擔心責任的問題。
二、合同中的崗位定位問題
很多公司投機取巧會在合同里面改變崗位稱呼,比如說:該人員是管理類人員,但是公司卻在合同里寫明是操作類人員。雖然待遇不變,但是這種做法對于員工來說是有風險的。對于公司卻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員工簽署合同是務必看清崗位名稱,如果有異議務必當場提出改正后方可簽字。
三、合同中的底薪問題
很多公司在合同中會把市最低工資作為底薪,但是對于底薪(面試時的約定最低底薪)高于最低工資人員來說,這種情況下就不可以按最低工資來簽訂合同了。必須及時改正后再簽。因為底薪會涉及到你以后工作中很多問題,尤其是你的收入會有很大影響。
四、在合同中對于病假工資進行約定
很多公司按照常規做法不會在合同中對病假工資做規定,這樣一來公司就完全可以按照不低于市最低工資的80%來支付病假工資。這個對于員工來說是不利的。所以員工最好在簽訂合同時協商好病假工資支付辦法然后寫入到合同中。對于員工就比較有利了。
五、合同中關于崗位調動的規定問題
很多公司會在合同里明確公司員工需要服從公司的崗位調動。該項規定可能會涉及到以后工作中的崗位調整問題。員工需要看清楚崗位調動的條件,不能夠因為崗位調整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六、合同簽訂時間問題
按照規定,公司必須在一個月內與新入職員工前段時間合同,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簽署,則有權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但是該要求最好是在離職時提出來,因為在職時提出來可能會影響你的工作)。
勞動合同一經雙方簽字生效就具有法律效力,這個時候才發現合同中有很多對自己不利的條款想要反悔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簽訂之前就應該對勞動合同多注意,小心其中的陷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