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患方及其家屬,如果你有初步證據認為院方可能在診治過程中存在對你傷害,第一時間不是與院方協商處理此事,而是封存病歷及其相關材料,或者第一時間向專業律師咨詢如何處理。其次你可以了解以下基本有關醫療處理相關程序。當然,因為醫療糾紛處理程序的復雜性及可變性,最好由專業律師處理。
醫療事故可以分成兩類,即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前者是指醫務人員因玩忽職守,不遵守規章制度或診療護理常規等失職行為引起的事故,后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水平,經驗限制等技術過失所引起的事故。根據給病員直接造成損害的程度的不同,醫療事故又分為三級:一級醫療事故,結果造成病員死亡,其中完全因醫務人員過失的,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因病員病情嚴重,醫務人員過失等多種原因的,屬一級乙等醫療事故。二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殘廢或者功能障礙的。目前,對診療護理工作中的下列情形,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一)診療護理雖有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的;(二)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不可預見,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三)發生難以避免的并發癥;(四)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但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