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審查申請期間是否中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和調解的執行
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認為原審判決、裁定有錯誤,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審查期間并不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只有當人民法院經審理再審申請后,認為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符合再審的法定條件,并經院長提交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同意決定再審后,才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否則原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仍應予以執行。
二、申請再審的條件
(一)申請再審的主體必須合法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權提出申請再審的只能是原審中的當事人,即原審中的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判決其承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以及上訴人和被上訴人。
(二)申請再審的對象必須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申請再審。可以申請再審的裁判,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作出的依法可以上訴,但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未提起上訴的裁判、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裁判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判。可以申請再審的調解書包括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在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基礎上制作的調解書。
(三)申請再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超過2年期限的,即使申請再審的理由再充分,也不能引發再審程序。
對調解書申請再審的時間,民事訴訟法未直接作出規定。但從立法的總體精神看,對調解書申請再審的時間與對判決、裁定申請再審的時間應是一致的。
三、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再審的案件、執行機構根據上級法院或本院做出的中止執行裁定書中止執行。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