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股權執行的規定
1998年7月1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意見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五十二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有股份憑證(股票),人民法院可以扣押,并強制被執行人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轉讓,也可以直接采取拍賣、變賣的方式進行處分,或直接將股票抵償給債權人,用于清償被執行人的債務。
第五十三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有限責任公司、其他法人企業中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凍結措施。凍結投資權益或股權的,應當通知有關企業不得辦理被凍結投資權益或股權的轉移手續,不得向被執行人支付股息或紅利。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被執行人不得自行轉讓。
第五十四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人民法院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征得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后,予以拍賣、變賣或以其他方式轉讓。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不影響執行。人民法院也可允許并監督被執行人自行轉讓其投資權益或股權,將轉讓所得收益用于清償對申請執行人的債務。
第五十五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中的投資權益或股權,在征得合資或合作他方的統一和對外經濟貿易主管機關批準后,可以對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予以轉讓。如果被執行人除在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中的股權以外別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其他股東有不同意轉讓的,可以直接強制轉讓被執行人的股權,但應當保護合資他方的優先購買權。
新《公司法》關于人民法院在強制執行程序中對股權的轉讓的規定,并不需要征得全體股東過半數的同意。而是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讓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接到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放寬了優先購買權的條件)。
2005年1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五日前以書面或者其他能夠確認收悉的適當方式,通知當事人和已知的擔保物權人、優先購買權人或者其他優先權人于拍賣日到場。優先購買權人經通知未到場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第十六條規定:拍賣過程中,有最高應價時,優先購買權人可以表示以該最高價買受,如無更高應價,則拍歸優先購買權人;如有更高價,而優先購買權人不作表示的,則拍歸應價最高的競買人。順序相同的多個優先購買權人同時表示買受的,以抽簽的方式決定。
二、股權執行中優先購買權存在的價值沖突
《拍賣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買受人是指以最高應價購得拍賣標的的競買人。從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和《拍賣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后買受人只有一個:競價最高的人或通過抽簽方式取得的人。如果對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東的股權轉讓,以拍賣的方式進行,有多個優先購買權人也就是其他多名股東都同時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釋通過抽簽的(賭博的)方式進行從而只有一個買受人的話,這就破壞了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這也不符合新《公司法》最大的尊重當事人私法自治的理念。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三、強制執行程序中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
優先購買權,是特定的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優于他人購買某項特定財產的權利。我國民商法上有關優先購買權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即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合伙人的優先購買權,承典人的優先購買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優先購買權等。股東優先購買權是基于股東權中的自益權而產生的一種基本股東權利,是股東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行使的不同意其他股東轉讓出資額時的優先受讓權。其行使的目的是“避免第三人的加入而破壞有限公司之閉鎖性特質。故賦予公司及其全體股東有指定受讓人行使優先受讓權之權利”。(應突出有限公司的人合性特點)
執行程序中的股權轉讓,從司法實踐來看,一種方式是在法院監督下的被執行人自行轉讓股權,由被執行人將轉讓所得收益用于清償對申請執行人的債務。對于這種方式中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完全可以按照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進行即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另一種方式就是強制執行程序中對被執行人的股權進行拍賣,用拍賣所得清償被執行人的債務。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在拍賣場合,優先購買權是否可以行使,國外大致有兩種不同的立法模式:
1、否定說。《德國民法典》第512條規定:“以強制執行方式或破產管理人所為之出賣,不得行使優先購買權。”
2、肯定說。《法國民法典》第815-15條規定:“如共有人中的一人將其在共有財產中或其中一處或數處的全部或部分權利拍賣時,……每個共有人得在自拍賣時起算起一個月的期限內,通過法院檔案報關書記處或向公證人聲明取代買主。”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