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合同的保管人應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guī)定:《合同法》第三百七十三條 【第三人主張權利的返還】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的,除依法對保管物采取保全或者執(zhí)行的以外,保管人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第三人對保管人提起訴訟或者對保管物申請扣押的,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
1、給付保管憑證的義務。
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給付保管憑證,但另有交易習慣的除外。保管憑證是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憑證,同時對已成立的合同有舉證作用。
2、妥善保管保管物的義務。
保管人應當妥善保管保管物。除緊急情況或者為了維護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保管人不得擅自改變保管場所或者方法。該項義務是保管人最主要的義務。
3、不得轉保管的義務。
保管人應當親自保管保管物,不得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該項義務是保管行為的專屬性所決定的。
4、不得使用的義務。
保管人一方面不得自己使用保管物,另一方面也不得許可第三人使用保管物,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5、及時通知的義務。
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提起訴訟或者對保管物申請扣押的,保管人應當及時將這一情況通知寄存人。
6、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即便是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的,除依法對保管物采取保全或者執(zhí)行的以外,保管人仍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現(xiàn)實當中除了當事人之間相互約定的情況以外不管發(fā)生了什么情況保管人并不應該隨意取用保管物,因為保管人并不具備保管物的使用權。如果在這方面起糾紛的建議咨詢相關專業(yè)律師幫忙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1-01-15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網(wǎng)絡著作權與傳統(tǒng)著作權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4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道路交通調(diào)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diào)崗嗎
2020-12-01被裁員公司不給經(jīng)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xù)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保險公證人管理規(guī)則
2020-12-07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