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租賃合同是指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給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與一般意義上的租賃合同糾紛區別在于,出租方提起租賃合同糾紛訴訟的目的并非由于履行租賃合同過程中產生了糾紛,而是企圖通過租賃合同糾紛訴訟達到解除租賃合同之目的,從而降低或者免除對承租方的拆遷安置補償。
出租方一般會用以下三個理由來主張解除租賃合同:
第一,未按照租賃合同約定支付租金,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權。
在出租方與承租方的租賃合同當中,一般都會有對租金支付方式和時間的約定,比如每月10日之前支付租金,超過三個月未支付的,出租方有權解除租賃合同等等類似的約定。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承租方只要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未支付租金的,出租方可以單方解除租賃合同。出租方不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租金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因為拆遷開始之后,出租方一般會要求終止履行合同,租金問題到拆遷補償款下來之后一并結算,這種情況下,是出租方要支付給承租方大額的拆遷安置補償,小額的租金問題就顯得很不重要了,承租方往往忽略了還有租賃合同的存在。在最后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時候,出租方就會以未按照租賃合同約定支付租金為由,主張解除租賃合同,而之前出租方不要求支付租金的行為往往是口頭約定,承租方沒有證據證明這個事實,因為,往往在訴訟過程當中陷于被動。
第二,由于拆遷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要求法定解除租賃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出租方會認為,國家拆遷或者征地,已經導致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因此,要求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權。
第三,擅自轉租,出租方行使合同解除權。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方如果租賃的房屋或者土地比較大,為了分擔租金壓力,獲取收益,一般會進行再轉租,而出租方只要收到了應有的租金,也認可轉租的行為,但是一般沒有書面的同意意見。在糾紛產生之后,出租方往往否認知道轉租的事實,主張轉租未經過其同意,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解除合同。而出租方認可轉租行為往往也是口頭認定,承租方沒有證據證明這個事實,因為,在訴訟過程當中也顯得很被動。
承租方對于上述三大解除租賃合同的事實和理由,如何有理有據地應對呢?
第一,尋找不支付租金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
第二,是否為合法程序的拆遷,是否為不可抗力。
第三,尋找出租方認可轉租的證據和喪失合同解除權的法律依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進一步的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什么叫現房
2021-01-06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