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贈與合同,贈與依然成立
一般而言,合同有多種形式,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及電子合同等其它形式,故口頭贈與承諾也是贈與合同的一種。只要贈與人作出了贈與承諾,受贈人又接受的,贈與成立,雙方就存在贈與合同關系。
如A口頭承諾送給B一部手機,B又愿意接受的,贈與成立,A與B之間就存在贈與合同關系。
二、贈與成立后,贈與人可以反悔,但造成損害需賠償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未簽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實際轉移給受贈人前,可以反悔,也無需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因為贈與,是贈與人單方作出的無償贈送行為,即使受贈人在將贈送財產送給受贈人前反悔,通常都不會使受贈人遭受損失,所以贈與人一般無需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的。
但如果受贈人基于雙方之間的信任等因素,已經為準備接受贈與財物而作出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或者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受贈人履行了一定義務,從而支出了相應費用,此時贈與人不得因其反悔行為而享有受贈人付出的利益,即無過錯受贈人的實際損失應由贈與人來承擔。所以受贈人因贈與人反悔而遭受損失的,可以要求贈與人賠償損失,協商不成時,可以到法院起訴贈與人,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追償。
例如甲口頭承諾送給乙一臺最新蘋果手機,但要求乙要到甲所在城市領取,在乙到甲所在城市后,甲因最新蘋果手機價格太高反悔決定不送了,盡管甲可以反悔,乙不可以強行要求甲買手機送給他,但乙可以要求甲賠償車費及誤工損失。在協商不成的,乙可以到法院起訴甲,要求甲賠償相應的損失。
同時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承諾,諸如公開承諾進行救災捐款、山區扶貧捐款等,贈與人擅自反悔,不履行贈與合同的,依照合同法規定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受贈人可以通過協商或法院訴訟的方式,要求贈與人繼續履行贈與合同,或賠償實際損失。
最后需要提醒的,贈與人實際將贈與財產權利轉移給受贈人后,如手機、現金等動產實際交付,房屋等不動產已實際辦理過戶手續的,贈與人不可以反悔,即便贈與人反悔,受贈人也可以不返還贈與財產。如果贈與人采取非法措施拿回贈與財物的,必要時可以先報警處理,再委托律師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追償。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販賣毒品可待因口服液多次如何量刑
2021-02-23修路征地未得到補償怎么投訴
2020-12-10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