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利用法律、經濟的手段確認發明人對其發明享有專有權,以保護和促進技術發明的制度。由此可見,專利本身是一種權利保護機制,保護的對象是發明創造與技術,專利權的載體表現為專利文獻。一旦一項新發明或者新技術,采用專利制度保護,則專利權人享有對這一技術或發明的獨占使用權,其他人有償使用該項技術或發明。基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行業的技術存在交叉,新技術的誕生往往離不開基礎技術的應用,因此,如何判斷一項新技術屬于獨占技術領域還是公知技術領域,對于技術本身是至關重要的。
什么是公知技術?
公知技術,又稱自由公知技術或現有技術,是指涉案專利技術申請日前已經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以及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相關公眾所知道的技術,專利申請日前已經授權的專利和已經公開的專利申請都屬于公知技術范疇。從嚴格意義上將,公知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本國擁有有效專利權的現有技術,由專利權人公布于眾,從而獲取國家授予的排他權,他人不能自由、隨意使用。另一類是大量存在的所謂“自由公知技術”,即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現有技術,人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一般說公知技術包括以下五種情況:已經在有形物(包括文字出版物,打字稿,錄音錄像制品,微縮膠卷,計算機軟件上的孔洞卡片,計算機磁盤及終端熒光屏)上面公布出來的技術;已經被口頭公布過的技術;已經在實際中使用的技術;已經陳列或展出的技術;潛在的“現有技術”。這最后一種是指那些已經提交的、但尚未公布的專利申請案。它可以用來否定在后申請案中的“發明”的新穎性,因為相同發明的一個申請案即使比另一個申請案僅僅是早一天提交,也肯定能夠作為參照物來排斥另一個申請案取得專利。
《專利法》第22條第2款對新穎性做了詳細的說明,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對于發明與實用新型新穎性的審查,一般從技術方案、技術領域、技術問題、技術效果四個方面審查,從橫向上來看,與現有公知技術做比較,是避免技術沖突的重要途徑。
公知技術的法律效果:公知技術抗辯
公知技術抗辯是指,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控侵權物與專利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專利技術方案等同的情況下,如果被控侵權物與一項自由公知技術相同或更為接近,那么侵權就不成立。《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于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規定:“已有的技術,是指申請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在國內公開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即現有技術。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告的產品或者方法盡管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其可以以該技術是公知技術為理由進行抗辯,從而免除侵權責任。因此,公知技術抗辯也是對現有技術抗辯或自由公知技術抗辯,被告只能以其使用的是可以自由使用的已有技術進行抗辯,對于不能自由使用的已有技術(如他人的專利),不能作為抗辯的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職工出還是公司出
2021-01-06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