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茅-華等同學是2009年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現在正在找工作。但最近在求職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企業要求他們畢業后進入該企業試用6個月至1年,由企業考察合格后正式錄用。有的企業則聲明這6個月至1年為實習期。而且有的企業說會給工資,有的企業卻說沒有工資。他們感到很疑惑,實習和試用有什么不同呢,企業不給工資合法嗎?
根據法律規定,實習和試用是有本質區別的,直接涉及到應屆畢業生合法權益的保護。實習是指學生通過學校安排介紹、本人自找或由其他途徑進入實習單位工作,實習單位提供一定的工作環境或指派專人傳授技能進行指導,實習生則通過完成一定任務來熟悉工作,深化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為盡快適應并參與實際工作打基礎。實習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可以無勞動報酬,期限可長可短。主要由學校根據教學和技能訓練的需要,由學校、實習者、實習單位三者進行約定。
但少數用人單位卻將錄用前的試用稱之為實習,以規避法律,降低用人成本。《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其實,所謂“實習期”就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試用期,正式錄用前的試用期,是用人單位與試用期應屆畢業生的雙向考察。這時,試用期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且起始時間為用工之日。因而應適用試用期的有關規定,即《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因此,試用期超過6個月的所謂“正式錄用前實習”的做法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同時,《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指出,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所以,“正式錄用前實習”應當給予報酬,并依法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另外,還要引起重視的是,對于實習以及實習期間傷亡事故,目前法律尚未有明確規定。如工作中發生事故,一般只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按照責任大小由實習單位和學校對受害實習生承擔醫藥費、營養費等損害賠償責任。而試用期的應屆畢業生,由于已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發生事故,就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獲得工傷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