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法對集資詐騙合同如何認定
1、絕對無效。即認為刑法屬于強制性法律規范,集資人的借款行為在刑事上構成犯罪,觸犯了刑法規定,必然也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的情形,應認定合同無效。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1號審判委員會會議紀要第五條第(三)款規定,借款人的借款行為已經被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定構成集資詐騙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行為,出借人起訴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該保證合同無效,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條的規定確定保證人的民事責任。
2、相對無效。集資人的借款行為在刑事上犯罪,在民事上,應認定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主觀上構成欺詐。該欺詐行為損害的是相對方或第三人的利益,故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應認定為合同可撤銷。認定合同為可撤銷,將決定合同有效與否的權利賦予受欺詐方,更有利于保護權利人的權益,也體現了私法領域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
2、區分情況認定。第一,刑事判決生效在前、民事判決作出在后的,如訟爭的民間借貸已被認定為屬于犯罪事實的,為避免刑民判決發生矛盾沖突,在民事訴訟中一般宜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第二,民事判決生效在前、刑事判決作出在后的,宜以“刑民并行”的方式維護生效民事判決的既判力。第三,刑民主體不一致的情況下,被告人的刑事犯罪事實與借款人的民事借款事實并不重合,犯罪行為與合同行為也不重合,合同并不必然無效。第四,對構成集資詐騙的民間借貸合同,可考慮認定其為可撤銷合同,賦予受欺詐方撤銷權,以認定借貸合同有效與否。
二、相關補充
隨著市場經濟自發性、盲目性的缺陷的暴露,尤其是近幾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斷涌現。與之相對應的是民間資本市場的快速膨脹。誠然,合法的民間借貸行為是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吸收社會多余資金的重要手段,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不足問題也增加了人們的收入。然而,我國民間資本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民間資本市場發展不規范,這使得非法集資的詐騙行為越來越多,不僅嚴重侵害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使大量群眾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進而引發社會的劇烈動蕩。所以,我國應在合理引導民間資本的同時對集資詐騙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無論詐騙犯如何轉變形式,無論它是如何的進化,都改變不了其違法的性質,只要是違法的,我國就會有相應的法律制裁它。所以當您遇到相關的違法行為時,一定千萬要使用起法律武器。我們律霸網有在線律師為您解答疑惑,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