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即對“表見代理”認定為有效代理,其代理行為給第三人造成損失,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當然被代理人則可以向代理人因損失提出賠償損失)。
(二)《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第三款:“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這是“表見代理”的一種,但是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代理人則要負連帶責任。
(三)上述兩者均有效,調整方向不一樣,合同法調整的是雙方合同行為,民事法調整的是單方或雙方民事行為責任承擔
誰來承擔民事責任
一般來說,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當然,第三人或稱相對人可以在表見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選擇其中之一來承擔民事責任,但是一旦選定就不能改動。
表見代理的法律責任
表見代理涉及三方當事人即被代理人、代理人及相對人,兩種關系即被代理人與代理人之間內部關系,被代理人與相對人,相對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外部關系。由于內部關系與外部關系產生的法律責任應如何承擔,是審判實踐中的落腳點,因此必須對此予以認真對待。
(一)本人與第三人的關系
表見代理多為締結合同的行為,因此本人所承擔的后果常表現為合同的履行。假若被代理人確無履約能力,人民法院則應判決其承擔違約責任,賠償第三人因此造成的損失。
審判實踐中,一些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將代理人與被代理人共同列為訴訟主體,筆者認為,若人民法院認為行為人的行為已構成表見代理,則應由被代理人承擔法律后果,而不應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共同向相對人承擔責任,否則就混淆了表見代理的法律概念。
(二)本人與代理人之間的關系應屬責任賠償關系
在表見代理中,本人與無權代理人并沒有對未來的行為預見性的約定,可以說表見代理中的本人在相當程度上承擔了沒有預期的法律責任,因此本人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請求補救,救濟的原則是應遵循“過錯責任原則”。即有過錯的一方應承擔責任,如雙方均有過錯,按過錯大小分擔責任。如果是本人的授權意思不明確,代理人無過失而為代理行為并構成表見代理,應由被代理人承擔全部責任。
(三)代理人與第三人的責任
表見代理既已成立,即構成有效代理關系,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不可能產生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代理人的行為后果直接導致本人與第三人履行。
在表見代理的案件中,由誰來承擔民事責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解決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河南省林地承包的程序
2021-01-30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