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案件中財產糾紛越來越復雜,財產種類越來越多,財產爭執標的額越來越大,財產分割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在這些離婚案件中,財產分割往往是爭議的焦點!離婚當事人往往會采取一些不法手段爭奪財產,當夫妻感情破裂時,對財產的爭執往往寸金不讓,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甚至不擇手段,其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比如:偽造債務,弄虛作假法律博隱匿自己控制的財產;威逼脅迫,暴力要挾。
1、隱匿自己控制的財產
當走到離婚的地步,靠當事人自覺主動的將財產和盤分割是不現實的。當事人不僅不擇手段獲取另一方財產的信息,而且還運用大量手段隱匿自己的財產,其方式主要有:
(1)轉移財產,進行隱匿。比如,從銀行現金支取后,另換戶頭轉存另外銀行;
(2)虛開發票,沖抵開支。比如,購買一件一千元的大衣,發票開至三千,以解釋財產去向;
(3)大肆消費,揮霍財產。進入消費的場所,或購置高檔自用物品,以便謀利
(4)私自賣房,謀求利益。私自將房屋轉賣給他人,掌握錢款的主動;
(5)增加經營成本,減少股東分紅或做假帳,證明生意虧損負債。對于夫妻自開公司或夫妻一方做做生意的案例,此種手段較為普遍;
(6)單方轉移共有財產,如,私自將共有的紅木家具、電器拉走等。
2、偽造債務,弄虛作假
這種現象在我院受理離婚案件中較為普遍,比如,補欠條、作假證言等。比如,父親在支持兒子購房時并未有借條,但在離婚時,補寫欠條的情況等。作假證言的情況也較為普遍,比如,伙同親友虛構債務的情況等。
3、威逼脅迫,暴力要挾
為了迫使對方在財產問題上作出讓步,不惜“魚死網破”,以掌握對方非法證據或不宜為外人所知的隱私為脅迫點,給對方開出條件,一旦不同意,就揚言一損俱損,魚死網破。比如,貪污、走私、偷稅、告重婚罪等。再如,到一方當事人單位“鬧事”,不讓其“好過”為手段,迫其就范。另外,以侵害第三人利益為手段,迫使對方屈服。比如,找“第三者”麻煩,以對方性命或家人性命相威脅,如果不答應條件,揚言要采取過激行動等。
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由于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離婚時夫妻矛盾激化,相關法律懲戒規定和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的。這些行為不但損害了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擾亂了訴訟秩序,對正常的訴訟活動產生極大妨害,必須加以制止。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12農村宅基地村里蓋章有效嗎
2021-01-30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耳朵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2021-03-2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