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修正案)第32條所列舉了五種具體的情形是:
1)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家庭暴力、虐待、遺棄行為中,受傷害方在婚姻家庭關系中往往是弱勢一方——妻子、未成年子女、老人,如果發生在夫妻之間雙方更是有長期積怨,很難和好。一方要求離婚的,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對受害一方極其危險。在判決離婚前,要做好堅決不離一方的工作,以防不測。
2)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所謂“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最高法院2001年12月24日公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界定為: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住。
在處理此類案件時要正確處理好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一方面不以不準離婚懲罰有過錯一方,同時應通過調解、判決等審判活動,加強道德教育,對錯誤思想和行為予以道德上的譴責。對第三者可建議有關組織對第三者予以適當的行政處分。
對確實已經死亡的婚姻,在做好無過錯一方思想工作得基礎上判決離婚。從長遠來看,這對解放當事人自身,促進社會安定團結,預防矛盾的升級、犯罪都是有利的。
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對這一類案件,首先應教育幫助有此惡習的一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改正自己的行為,多關心家庭、承擔家務、照料子女。其次要動員另一方給予關心和幫助,促使雙方和好。對少數夫妻積怨太深,被告惡習屢教不改,雙方關系極為惡劣,確實不堪共同生活的,應準予離婚。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的。夫妻因感情不和長期分居,雙方沒有共同的生活,互不履行夫妻之間的義務,使得夫妻關系實際上名存實亡,因此夫妻分居2年標志著夫妻關系破裂。所謂分居,是指夫妻人為中斷相互之間的共同經濟生活、性生活和互相扶助、精神撫慰。
5)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宣告公民失蹤,是指公民離開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經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經法定程序尋找仍無音訊的,宣告該公民為失蹤人。
夫妻一方失蹤,客觀上已經不履行自己對家庭、對子女、對配偶的責任,維持這種婚姻關系對另一方已無實質意義。因此法院判決解除失蹤人的婚姻關系,對及時有效保護婚姻關系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護有其他利害關系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穩定家庭秩序與社會秩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然夫妻感情破裂一旦認定后,離婚也會更加容易些。夫妻感情破裂想要修復或無法修復想要爭取權益,對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