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經營罪的客觀方面的不確定性
根據97年刑法、99年12月刑法修正案第8條、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關于懲治騙購、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等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guī)定,非法經營罪的客觀方面,可作如下表述:
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遠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批準文件的;
3、未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保險業(yè)務的;
4、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在國家規(guī)定的交易場所外非法買賣外匯的依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但從文字上考察,第一、二、三項所指的情形是明確的,而第四項規(guī)定的情形則缺乏最基本的確定性,是所謂的“兜底”條款,具體有哪些行為屬于“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立法機關并未規(guī)定,實際上立法機關也不知道哪些行為屬于這里的“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其范圍的確定完全委托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靈活掌握。
到目前(2003年8月),司法機關通過司法解釋,規(guī)定屬于“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的情形有六種。
1.居間介紹騙購外匯行為以及單位非法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外匯騙購、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第四條規(guī)定:居間介紹騙購外匯的,單位違反規(guī)定非法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的,按刑法第225條第(4)項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2.沒有出版業(yè)經營資格而從事出版業(yè)務的行為。出版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的出版物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第15條規(guī)定: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印、發(fā)行業(yè)務,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按刑法第225條第(4)項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未成年犯罪監(jiān)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加快發(fā)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