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某出租車駕駛員張甲,將車交給其表妹張乙(無駕駛證)駕駛,自己在副駕駛位置上指導,張乙駕車將沙某撞倒。沙某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案發后,張甲為獲得保險賠償和避免張乙承擔刑事責任,二人計議,由張甲頂罪投案。張甲報案時隱瞞了張乙駕車肇事的事實,向公安機關作了不實的供詞。分歧意見: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張氏兄妹二人涉嫌何種犯罪,存在三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張甲明知表妹張乙沒有駕駛證,仍將自己的出租車交給其駕駛,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張氏兄妹因此均構成交通肇事罪。第二種意見認為,張甲主觀上具有隱匿罪證包庇犯罪的目的,張乙主觀上具有隱匿罪證逃避罪責及幫其兄獲得保險賠償的目的,他們互為證人,互作偽證,因此,張甲構成偽證罪;張乙構成交通肇事罪和偽證罪。第三種意見認為,張甲替張乙頂罪投案,意圖讓張乙逃避法律制裁,又使自己能得到保險賠償,因此,張甲構成包庇罪和保險詐騙罪,張乙構成交通肇事罪。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張甲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張甲雖然主觀上明知表妹張乙沒有駕駛證而讓其駕駛車,但交通肇事的后果是由張乙所造成的,因此,張乙構成交通肇事罪。從理論上來講交通肇事是一種過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本案中張甲對事故的發生雖有責任,但不構成刑事責任,可以追究他的民事責任,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其次,張氏兄妹不構成偽證罪。偽證行為必須發生在刑事訴訟過程即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主體是一般主體中的“特殊主體”,即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本案中的張甲主觀上具有隱匿罪證包庇犯罪的目的,張乙主觀上具有隱匿罪證逃避罪責及幫其兄獲得保險賠償的目的,他們盡管互為證人,并向公安機關作了偽證,但他們的行為和主體顯然不符合偽證罪的基本特征。再次,張甲替張乙頂罪,并隱瞞了張乙駕車肇事的事實,向公安機關作了不實的供詞,目的是讓張乙的犯罪行為不被司法機關發覺,逃避法律的懲罰,自己又能獲得保險賠償,應構成包庇罪和保險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