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定繼承人范圍及順序是什么?
一、我國法定繼承人范圍及順序的立法依據及現狀分析
我國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繼承人,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其直系卑血親代位繼承。另外,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女婿,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法定繼承人范圍是由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而產生的親屬關系為基礎而確定的,親屬只限于二等親以內,順序僅有兩個。
整個法定繼承制度都是以一般的人、抽象的人的意愿為依據的。如果法定繼承制度準確的反映了他的意愿,被繼承人是不會另外立遺囑的,一般的人、抽象的人的意愿是由一定社會占據主要地位的人們的共同意愿所決定,而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了人們生活共同體的需要。
因此筆者認為我國目前的法定繼承人范圍及順序是由立法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現行的法定繼承制度是由1985年的《繼承法》確定的,繼1978年以來,我國在農村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推行經營制度的改革,允許個體經濟的存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對而言有一定的提高改善,雖然如此,人們所有的財產的有限(并且僅限于生活消費資料和簡單的生產資料)以及生產能力的有限造成了繼承人繼承遺產供自己消費后,幾乎沒有可以可能存在其所繼承的財產再次繼承的問題。我國是一個農村大國,農村的生活狀況決定了我國的立法價值取向。在當時,一般人是希望將自己的遺產在自己的父母、子女和配偶之間分配,特別是在社會保險體系不完善的農村,加之農村的傳統風俗習慣,繼承人都是與被繼承人有極其密切關系的人,他們或者與其有最近的血緣關系,或者是其生活的伴侶。他們一般不會在意父母與子女配偶之間的繼承順序的問題,基于同樣的道理,被繼承人也不會在意祖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順序。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子女和配偶、祖父母與兄弟姐妹相比,因為血緣關系,被繼承人和前者的關系比后者更為密切,被繼承人希望遺產首先由前者繼承,只有在沒有前者的時候,才會由后者繼承。總之,我國現行的繼承順序是由當時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二、我國與世界主要法系國家的立法比較法定繼承人范圍及順序的弊端
與世界主要法系國家關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及順序相比較,我國立法最大的缺陷是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相當的狹窄。在這個問題上筆者通過以下其他國家的相關規定窺視我國與它們之間的差異。
法國民法典繼承編規定的繼承人范圍包括死者的子女、其直系血親卑親屬、直系血親尊親屬、旁系血親及死者上生存的配偶,并分為四個順序。關于繼承人范圍的規定中,直系血親都不會受親等數限制,而旁系血親延伸到六親等以內。而且死者的兄弟姐妹的直系卑親屬可延伸到六親等以內。而且死者的兄弟姐妹的直系卑親屬可延伸到十二親等以內。
德國民法典第1924至1929條按照親系劃分了五個繼承順序,其法定繼承人范圍幾乎包括了與死者有血親關系的所有生存著的人。集體如下:(1)直系血親卑親屬(2)父母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3)祖父母及其直系血親屬卑親屬(4)曾祖父母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5)高祖父母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此外,配偶在德國法中被視為繼承人但未固定其繼承順序,而是在能實際繼承的順序中繼承相應的份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糖尿病會被辭退嗎
2021-03-12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