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在審理過程中,對被告人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搶劫罪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30萬元系婚姻存續期間夫妻共同財產,張某糾集他人采用暴力手段搶為己有,構成搶劫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本案主體較為特殊,張某是王某的丈夫,其指使他人搶劫自己的錢,沒有侵犯他人財產,而法律對這種行為的定性也不明確,不宜定罪。
【評析】筆者比較支持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張某主觀上具有“獨占”的動機,符合非法占有的特征。首先,從所有權歸屬看,按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作為本案侵害對象的30萬元錢是張某、王某夫婦的夫妻共同財產,而不是張某個人財產。其次,從被侵害財物占有的歸屬看,案發時該30萬元錢處于張某、王某的“共同占有”之下。再次,從行為的動因看,張某的行為在于破壞自己與妻子的“共同占有”關系,為自己建立一種新的占有——“個人占有”關系,從而達到“獨占”這30萬元夫妻共同財產的目的,完全符合非法占有目的的特征。
第二,張某為了達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指使他人采用了暴力手段。李某、趙某等人實施了暴力搶劫行為是非常清楚的,張某作為指使者,對李某、趙某等人實施的暴力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這是共同犯罪原理的應有之義。即,張某不但主觀上具有明確的非法占有目的,客觀上也伙同李某、趙某等人實施了搶劫行為,其行為符合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搶劫罪的構成要件,理應構成搶劫罪。
第三,本案與一般搶劫案件存在量的區別,但沒有質的區別。說其存在“量的區別”,是指本案的犯罪數額不應像一般案件簡單地予以全部認定,而是應將張某自有部分(一般為夫妻平均分擔)予以扣除;說其“沒有質的區別”,是指雖本案主體較為特殊,張某的行為與一般搶劫行為一樣均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
綜上所述,婚內搶劫也應認定為搶劫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理發店沒有營業證犯法嗎
2020-11-18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