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被破壞單車公司享有什么權利
維權的權利。
私自給共享單車上鎖,導致他人無法使用的行為,已經構成對公共財產權或者供應商財產權的侵犯,同時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雖然其涉及金額較小,無法達到盜竊罪的刑事立案標準,但是其行為已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根據其情節,可以由公安機關酌情對其依次規定處罰。
設置假二維碼或構成詐騙罪
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之外,在車身另行設置二維碼,通過使得用戶誤掃而進行電信詐騙,屬于詐騙行為。輕者,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予以行政處罰;重者,則可能構成《刑法》第266條的詐騙罪。
把車藏在私密處或涉嫌盜竊
私藏共享單車有兩種情況:
第一,使用者用完之后不予歸還,此時使用者是基于合法前提而占有共享單車,符合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可能涉嫌刑法里的侵占罪;
第二,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偶然看到或者別有用心策劃拿走,把鎖撬開帶回家或藏在不容易被公眾發現的“私密處”,這就可能涉嫌盜竊罪。
侵占罪屬于刑法規定的自訴犯罪,告訴的才處理。也就是說,如果被害人認為犯罪分子構成該罪,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安機關不予偵查,檢察機關不予起訴。構成該犯罪的條件之一,就是共享單車公司要求返還單車,但是行為人拒不返還。如果單車公司要求返還單車,行為人返還了,就不構成該犯罪;當一個人把共享單車絕對的占為己有,例如破壞了二維碼、數碼鎖等,使公司失去了所有權、收益權等控制權,構成盜竊行為,數額較小時,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盜竊行為,進行治安處罰;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時,構成盜竊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公私財物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或者多次盜竊的,構成盜竊犯罪。
共享單車被破壞遇到各種不平或法律糾紛,都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解決,他們會針對你的情況為你提供詳細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城管來拆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