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動產登記工作規范(試行)》下月將實施
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印發的《規范》是規范全市不動產登記行為、維護交易安全、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主要是規范我市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的不動產登記行為,明確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要求和程序。同時規定了不動產登記申請等文書格式,方便群眾申請登記。
所以說,一方面這個《規范》是不動產登記人員開展不動產登記工作的“操作規范”;另一方面,對普通市民來說,則更加保障了交易安全,畢竟房屋可是咱普通人最大的資產啊。而且,《規范》對辦理程序和辦事手續做到盡量簡化,并壓縮業務辦理時限。
《規范》的一項重要規定就是公證不再是繼承(受遺贈)不動產登記的前置條件,公證成為辦理繼承(受遺贈)申請人的可選項,由其自行選擇是否公證。
“自行選擇是否公證”是什么意思呢?
以往辦理繼承老人房產的繼承(受遺贈)登記,是必須要先公證的,當然,公證也是要收公證費的。
而新的便民舉措是,不動產登記申請人在繼承或受遺贈不動產時有權選擇公證或直接申請按有關程序進行核驗和登記,繼承(受遺贈)公證將不再是一項必要措施。
也就是說,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權利辦理不動產登記的,繼承權公證文書不再作為必須提交的申請材料,申請人可以選擇公證,也可以不選擇。
那不公證是不是就等于不用審查了呢?
當然,為保障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不要求必須公證并不等于不進行相應的審查核驗。
市規劃國土委專門出臺了《規范》實施的配套文件——《北京市繼承(受遺贈)不動產登記工作程序(試行)》,對選擇不公證辦理繼承(受遺贈)不動產登記的政策、辦理流程、申請所需材料等進行統一的規范。
那具體不動產繼承怎么辦理呢?
可以有兩種方式:
方式一:選擇公證的
不動產登記申請人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登記部門按照原有相關規定辦理,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將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的不動產登記申請人作為綠色通道的服務對象之一,為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方式二:選擇不公證的
不用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申請人提交相關文件向檔案窗口申請查詢擬繼承(受遺贈)的不動產登記有關情況。不存在不予登記情形的,申請人攜帶一次性告知單上的申請材料到登記部門申請登記,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且申請登記的不動產不存在限制轉移情況的,進入繼承材料查驗環節,查驗后、根據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以及查驗、詢問的情況,符合條件的進入受理、審核、公示、登記環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航拍圖幾年拍一次在這期間遇拆遷怎么辦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