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死者的近親屬,包括死者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繼承順序是分為兩個順位的,其中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位繼承人。
第一,我國繼承法所規定的能成為繼承人的近親屬僅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而相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繼承法的規定顯得過于狹窄。例如法國繼承法就將普通尊親也即父母之外的尊親和普通旁系親屬即兄弟姐妹和他們后代之外的旁系親屬也列為法定的繼承人。我國繼承法沒有把我國傳統上一直存在的叔、伯與侄子女之間的繼承關系加以確定,這既不符合目前的社會發展需要,也不符合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特別是隨著我們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落實,現行繼承法規定的擁有繼承權的近親屬越來越少,到最后有可能許多財產就沒有人繼承,變成了無主財產,最后由國家取得成為為國家所有。這不符合世界各國將私人財產盡量留給私人親屬的立法慣例。
第二,繼承法中關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和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規定不盡合理,例如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且不放棄繼承權的情況下,第二順序繼承人則無權繼承遺產。這是繼承法中的強行性規定在繼承法的實施中必須被嚴格的執行,而這一規定存在其不合理的內在因素。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有可能出現第二順位繼承人盡到了自己的法定義務,而僅僅是因為繼承順位的緣由而喪失自己的繼承權,這不僅對盡到自己義務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不公平是的,也是對法律上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規定破壞。
第三,繼承法中對喪偶兒媳、女婿的繼承順序的相關規定也存在一定的瑕疵。也許是從宣傳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的方面來考慮,我國繼承法創造性地將對公婆、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女婿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但是這一規定也存不合理的一面。因為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是通過血緣、婚姻關系來取得的。而在我國繼承法中還規定了代位繼承制度,現實中如果喪偶兒媳、女婿在有子女代位繼承的情況下,還有權利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遺產的話,就會導致繼承雙份遺產的問題,對其他繼承人是不公平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行使繼承權時,必須維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除非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重大不利情形的,否則法定代理人不得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已經作出的,也不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繼承權時,不得以任何方式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利益,更不得濫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1-01-23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