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0年1月,李-媚與陸-合經人介紹相識,相戀一年后,陸-合向李-媚求婚,李-媚擔心陸-合將來對自己不忠,要求簽訂一份“婚前協議”。協議約定:“如陸-合因出軌導致離婚,應賠償李-媚50萬元。”2012年5月陸-合被李-媚當場捉奸在床,之后夫妻感情開始不和。2012年9月李-媚與陸-合協議離婚,現李-媚起訴要求陸-合依約賠償。李-媚和陸-合簽訂的“婚前協議”是否有效?
意見分歧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依據《合同法》第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由于婚前協議不屬于《合同法》調整,本案“婚前協議”無效,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媚與陸-合之間的約定意在使李-媚與陸-合之間發生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陸-合同意該份“婚前協議”意在使自己負有對婚姻忠實的義務,并且愿意在違反忠實義務時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案“婚前協議有效”,故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婚前協議”這種涉及身份關系的協議只是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并非當然無效,具體效力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第1款關于民事行為無效的規定進行判斷,即只要“婚前協議”的內容不違背國家法律規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約定即應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這份“婚前協議”是否違反法律規定呢?根據《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1)》第28條規定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可知,該約定并未違反法律規定,雙方的約定應屬有效,在陸-合違反義務的情況下,法院應當支持李-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在商場丟失商場有責任嗎
2020-11-08行政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9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