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政發〔2001〕41號
關于連云港市建筑業企業改制若干政策規定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為加快我市建筑業改革步伐,推進建筑業結構調整,促進建筑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建筑業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政策規定:一、產權界定(一)國有建筑企業的凈資產,除明確為其他投資主體外,均界定為國有資產。縣、區屬以上集體建筑企業的凈資產,除明確為其他投資主體外,均界定為企業集體資產。(二)鄉、鎮、村集體建筑企業凈資產產權界定:鄉、鎮、村全部投資的,其凈資產60%界定為鄉、鎮政府或村民委員會所有,40%界定為企業集體所有;鄉、鎮、村有部分投資的,其凈資產按投資比例的60%界定為鄉、鎮政府或村民委員會所有,最低不低于凈資產的20%,其余歸其他投資者或企業集體所有;鄉、鎮、村無投資,但以鄉、鎮、村名義組建和經營的集體企業,其凈資產的20%以內界定為鄉、鎮政府或村民委員會所有,其余歸投資者或企業集體所有。(三)建筑企業改制前為其他企業提供擔保,被擔保企業已被司法機關證實無力償債,企業改制時可先從資產中提留予以償債。二、產權轉讓(四)三級和三級以下建筑企業,國有資本原則上全部退出;二級和二級以上建筑企業,國有資本能退出的盡量退出,暫時無法退出的,本著“比例少、盡快退”的原則逐步退出。(五)建筑企業國有資產產權出售的,應當優先出售給企業經營者和內部職工,經批準也可以通過競標拍賣等形式出售給社會法人、自然人和外商等,鼓勵購買者一次性買斷產權,沒有能力一次性買斷的,經批準也可以租給企業低息有償使用。(六)全部認購國有建筑企業產權且一次性付款的,可以按評估價或競標價下浮40%;認購國有產權達60%且一次性付款的,可以按評估價或競標價下浮30%;認購國有建筑企業產權60%以下、不低于20%且一次性付款的,可按評估價或競標價下浮20%。(七)個人出資30萬元以上購買國有建筑企業產權的,可以在3年內分期付款,首期付款不少于30%,余額在3年內付清,每年不少于平均數償還,并應當用個人股權及其他財產抵押,按低于銀行同期借款利率計繳利息。(八)由建筑企業60%以上職工共同買斷原國有建筑企業全部產權的,經批準,可以按出資職工人數與企業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倍之積抵扣買斷價款,最低抵扣至零為止。抵扣的價款按照出資職工貢獻、任職年限和工齡折成個人股份。享受折股的職工應當按不低于同比例出資配股,不愿意配股的不享受折股。(九)由60%以下職工或其他投資者買斷國有建筑企業全部產權,接收80%以上原企業職工并且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批準,按每人3000元抵扣出售價格;接收95%以上企業職工并且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5000元抵扣出售價格;最低抵扣至零為止。(十)資產負債基本持平的國有建筑企業和縣、區屬以上集體建筑企業,在接收原企業全部職工并且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承擔原企業全部債務的條件下,經批準,可以“零”價轉讓。(十一)集體建筑企業的凈資產界定為企業集體的部分,可全部量化給職工,折成個人股份。量化份額按貢獻大小、任職年限和工齡長短確定,享受折股的職工應當按不低于同比例出資配股,不愿意配股的不享受折股。量化折股的具體辦法由企業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并報經批準后實施。(十二)縣、區屬以上集體建筑企業也可以參照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有關規定執行。(十三)個人出資購買建筑企業產權的,不得以原企業的名義或原企業資產抵押貸款轉為個人資本投入本企業。三、股權設置(十四)改制建筑企業按投資主體設置股權,具體可設置為:自然人股(包括職工個人股)、職工持股會、外商股、社會法人股、國有股、國有法人股。(十五)股權結構可以是單一性質股權、多元持股;也可以多元性質股權、多元持股。(十六)鼓勵并支持個人資本、國外資本、法人資本投向國有建筑企業和集體建筑企業,并通過參股、兼并、購買等方式參與國有建筑企業和集體建筑企業的改革。(十七)職工認購本建筑企業股份的,應當堅持自愿的原則,提倡經營層控股、經營者持大股或控股,或全部買斷。(十八)改制前職工的集資款、風險抵押金等可以抵算為職工股金。改制建筑企業應付工資結余按職工工資標準、應付福利費結余按企業原定標準折算給職工,作為個人股。四、土地資產處理(十九)大型建筑企業和組建建筑企業集團的,經批準可以實行土地資產授權經營,也可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后轉作國有資本金或股本金,計入企業資產。(二十)經核準凈資產為負數的建筑企業,改制后可以用土地租金抵補負資產,抵補到零為止。(二十一)改制前的企業虧損,經主管地稅機關確認后,可用改制后企業實現利潤連續彌補5年,也可用減免的應付土地租金彌補。(二十二)國有建筑企業在非國有資本購買、兼并、參股時,應當制定方案,經批準,可用其部分劃撥土地使用權評估作價沖抵企業凈負債;參與企業整體拍賣或兼并,購買方或兼并方對剩余土地有優先受讓權或承租權,出讓金、租金可以適當優惠,也可將企業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評估作價后轉為國有股,逐步出讓變現。五、扶持政策(二十三)企業欠繳的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國家預算調節基金轉為國家投資。(二十四)嚴重資不抵債的建筑企業,符合破產條件的,能破產的破產,不能破產的,可以采取建新租舊或分立重組等多種形式改組改制。(二十五)支持建筑企業債權轉股權。企業債權人與企業協商一致,同意將債權轉為股權的,可依法辦理債權轉股權手續,債權人轉為股東。涉及金融債權轉股權的,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二十六)經批準,改制建筑企業可以延用原企業名稱。企業整體改制為公司的,可以延用原企業名稱并加“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字樣。對于改制后另起名稱,而原企業名稱又因特殊原因仍需保留的,可在使用新名稱的同時保留原企業名稱,保留期限為3年。(二十七)設立公司制小型建筑企業的,注冊資本可以分期到位。公司按《公司法》和資質管理規定的注冊資本要求限額設立、注冊資本實行分期到位的,各投資人的首期出資額必須達到認繳額的50%以上,其余部分可以在2年內全部到位。2年期滿注冊資本金不能到位的,根據資質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規定依法降低資質等級或注銷登記。(二十八)改制后的建筑企業應當與金融部門重新辦理承債手續,金融部門應當對改制后企業繼續在信貸、結算等方面給予扶持。(二十九)改制企業的資質優先審批。六、其他(三十)改制建筑企業可按連發[1997]47號文、連發[2000]7號文有關規定,對資產進行剝離、提留和核銷。(三十一)本規定未涉及的其他有關改制事項,按照蘇政發[2000]142號、連發[1997]47號、連政發[1998]118號、連發[1999]40號、連發[2000]7號等有關文件執行。(三十二)本規定由市建筑業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三十三)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過去我市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4農村宅基地房多次買賣后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
2020-11-30高鐵拆遷,拆遷方需要出示哪些文件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