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解除合同申請仲裁有效期多久
單位解除合同產生爭議的,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間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用人單位違反的規定解除或者,依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法》第47條規定了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具體標準: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3、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單位解除合同產生爭議的,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間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生產線外包
2020-11-1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