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滿多少歲就沒有監護權了?
年滿18歲就沒有監護權了。而如果16歲已有自己經濟收入并以此足以維生,如果16歲如果患有精神病的特例,則要等到病愈。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終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形:
1、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
3、監護人喪失了行為能力。
4、監護人辭去監護。監護人有正當理由時,法律應允許其辭去監護,但這不適用與未成年人的父母。
5、監護人被撤銷監護人資格。
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是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實施管理和保護的法律資格。對于處于父母保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來講,法律已詳細規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這些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人就是他的父母。無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親權以及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他人保護的權利也是監護權。
1、夫妻離婚以后,監護權一定歸屬父親嗎?
對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再想當然爾歸給父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子女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子女的意愿及態度、對子女的教養計劃、與子女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子女監護權的依據。
2、丈夫的收入比妻子多,就一定會獲得監護權嗎?
在法律上,父母親的經濟條件并不是評斷監護權適當與否的唯一標準,還是以真正能對子女負起照顧責任的一方才會獲得監護權,不過父母還是要有最低的經濟能力,足以讓子女維持溫飽,才能負起監護責任。
綜上,合格的監護人要保障被監護人基本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如果做不到甚至還毆打虐待被監護人是會被監護資格的。一般來說被監護人年滿18周歲就意味著成年要對自己負責,自己養活自己了,但如果被監護人沒有經濟能力依然可以向監護人尋求幫助。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人員需要向派出所提供信息嗎
2021-03-13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