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以下稱應稅船舶),應當依照本法繳納船舶噸稅(以下簡稱噸稅)。
第二條 噸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的《噸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第三條 噸稅設置優惠稅率和普通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的應稅船舶,船籍國(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船舶稅費最惠國待遇條款的條約或者協定的應稅船舶,適用優惠稅率。
其他應稅船舶,適用普通稅率。
第四條 噸稅按照船舶凈噸位和噸稅執照期限征收。
應稅船舶負責人在每次申報納稅時,可以按照《噸稅稅目稅率表》選擇申領一種期限的噸稅執照。
第五條 噸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船舶凈噸位乘以適用稅率計算。
第六條 噸稅由海關負責征收。海關征收噸稅應當制發繳款憑證。
應稅船舶負責人繳納噸稅或者提供擔保后,海關按照其申領的執照期限填發噸稅執照。
第七條 應稅船舶在進入港口辦理入境手續時,應當向海關申報納稅領取噸稅執照,或者交驗噸稅執照(或者申請核驗噸稅執照電子信息)。應稅船舶在離開港口辦理出境手續時,應當交驗噸稅執照(或者申請核驗噸稅執照電子信息)。
應稅船舶負責人申領噸稅執照時,應當向海關提供下列文件:
(一)船舶國籍證書或者海事部門簽發的船舶國籍證書收存證明;
(二)船舶噸位證明。
應稅船舶因不可抗力在未設立海關地點停泊的,船舶負責人應當立即向附近海關報告,并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后,依照本法規定向海關申報納稅。
第八條 噸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應稅船舶進入港口的當日。
應稅船舶在噸稅執照期滿后尚未離開港口的,應當申領新的噸稅執照,自上一次執照期滿的次日起續繳噸稅。
第九條 下列船舶免征噸稅:
(一)應納稅額在人民幣五十元以下的船舶;
(二)自境外以購買、受贈、繼承等方式取得船舶所有權的初次進口到港的空載船舶;
(三)噸稅執照期滿后二十四小時內不上下客貨的船舶;
(四)非機動船舶(不包括非機動駁船);
(五)捕撈、養殖漁船;
(六)避難、防疫隔離、修理、改造、終止運營或者拆解,并不上下客貨的船舶;
(七)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專用或者征用的船舶;
(八)警用船舶;
(九)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及其有關人員的船舶;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船舶。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 在噸稅執照期限內,應稅船舶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按照實際發生的天數批注延長噸稅執照期限:
(一)避難、防疫隔離、修理、改造,并不上下客貨;
(二)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征用。
第十一條 符合本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九項、第十條規定的船舶,應當提供海事部門、漁業船舶管理部門等部門、機構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或者使用關系證明文件,申明免稅或者延長噸稅執照期限的依據和理由。
第十二條 應稅船舶負責人應當自海關填發噸稅繳款憑證之日起十五日內繳清稅款。未按期繳清稅款的,自滯納稅款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稅款滯納金。
第十三條 應稅船舶到達港口前,經海關核準先行申報并辦結出入境手續的,應稅船舶負責人應當向海關提供與其依法履行噸稅繳納義務相適應的擔保;應稅船舶到達港口后,依照本法規定向海關申報納稅。
下列財產、權利可以用于擔保:
(一)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貨幣;
(二)匯票、本票、支票、債券、存單;
(三)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保函;
(四)海關依法認可的其他財產、權利。
第十四條 應稅船舶在噸稅執照期限內,因修理、改造導致凈噸位變化的,噸稅執照繼續有效。應稅船舶辦理出入境手續時,應當提供船舶經過修理、改造的證明文件。
第十五條 應稅船舶在噸稅執照期限內,因稅目稅率調整或者船籍改變而導致適用稅率變化的,噸稅執照繼續有效。
因船籍改變而導致適用稅率變化的,應稅船舶在辦理出入境手續時,應當提供船籍改變的證明文件。
第十六條 噸稅執照在期滿前毀損或者遺失的,應當向原發照海關書面申請核發噸稅執照副本,不再補稅。
第十七條 海關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應當自應稅船舶應當繳納稅款之日起一年內,補征稅款。但因應稅船舶違反規定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海關可以自應當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追征稅款,并自應當繳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征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分之五的稅款滯納金。
海關發現多征稅款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應稅船舶辦理退還手續,并加算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
應稅船舶發現多繳稅款的,可以自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以書面形式要求海關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海關應當自受理退稅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查實并通知應稅船舶辦理退還手續。
應稅船舶應當自收到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有關退還手續。
第十八條 應稅船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海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處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但罰款不得低于二千元:
(一)未按照規定申報納稅、領取噸稅執照;
(二)未按照規定交驗噸稅執照(或者申請核驗噸稅執照電子信息)以及提供其他證明文件。
第十九條 噸稅稅款、稅款滯納金、罰款以人民幣計算。
第二十條 噸稅的征收,本法未作規定的,依照有關稅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法及所附《噸稅稅目稅率表》下列用語的含義:
凈噸位,是指由船籍國(地區)政府簽發或者授權簽發的船舶噸位證明書上標明的凈噸位。
非機動船舶,是指自身沒有動力裝置,依靠外力驅動的船舶。
非機動駁船,是指在船舶登記機關登記為駁船的非機動船舶。
捕撈、養殖漁船,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管理部門登記為捕撈船或者養殖船的船舶。
拖船,是指專門用于拖(推)動運輸船舶的專業作業船舶。
噸稅執照期限,是指按照公歷年、日計算的期間。
第二十二條 本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2011年12月5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2018修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萌輝律師,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唯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待人誠懇,做事嚴謹,思維縝密,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功底和辦案經驗。忠實規范的服務于當事人,贏得當事人的極大信任及一致好評。 ? 主要業務領域 ? 訴訟:房地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各類侵權損害賠償及公司法律顧問等。 ? 非訴: ? 1、協助公司同相關經濟主體談判、簽訂協議、合同等,提供合同風險防范方面有關的一般性法律服務; ? 2、起草、審查公司各類合同; ? 3、企業規章制度的方案設計與合法性審查。 ? 執業理念:受人之托,忠于之事。 ? 主要業務范圍: 1、接受法律咨詢; 2、代寫法律文書:律師函、合同、協議、訴訟法律文書等; 3、代為查詢:查詢個人信息、企業注冊信息; 4、訴前調解; 5、接受委托,進行民事、刑事案件的代理或辯護。 ? 辦公地址:渭南市大荔中心廣場新華書店二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旅行社條例
2009-02-20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
2009-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