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條 【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
(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條文注釋
所謂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取得財物的行為。
本條規定的兩種詐騙罪本質上是兩種特殊形式的詐騙罪,比普通詐騙罪危害性更大。票據詐騙罪表現為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金融票據,是指依照法定要式簽發和流通的匯票、本票和支票,都是屬于經濟交往中的信用支付工具或手段。本條列舉了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的幾種具體行為。金融憑證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進行詐騙財物的行為。關于此二罪的構成數額標準,有關司法解釋均規定個人詐騙數額為5000元,單位詐騙數額10萬元為“數額較大”。
關聯法規
《票據法》第19-21、73、74、81、88、102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五、九、十二、十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3修訂)
2013-06-29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