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xxx女漢族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系工傷職工________的妻子。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縣________鎮________村________組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___
申請人:xxx男漢族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系工傷職工________的兒子。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縣________鎮________村________組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
申請人:xxx女漢族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系工傷職工________的女兒。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縣________鎮________村________組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
被申請人:_________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職務:局長電話: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人不服被申請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作出的工傷職工保險待遇審批,現向你局申請行政復議。
復議請求
請求撤銷被申請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作出的工傷職工保險待遇審批,并要求重新作出工傷職工保險待遇審批,不應沖減民事賠償部分。
主要事實和理由
一、被申請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作出的工傷職工保險待遇審批表中沖減民事賠償部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下午,申請人直系親屬羅炳欽在深圳市居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龍巖分公司安排送該總公司深圳工作人員回深圳羅湖,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上午駕車返回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經送漳浦醫院搶救無效死亡。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經被申請人依法認定羅炳欽死亡為工傷的認定。申請人在事故發生后從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龍巖龍巖分公司處得到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司機)中42500元的民事賠償,,200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被申請人作出對該工傷的待遇核算,申請人認為不應沖減民事賠償部分。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是關于工傷保險待遇的最高層級的規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職工因工致傷亡的,可以享受相應工傷保險待遇;該條例未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設置任何其他法律障礙,因此,只要客觀上存在工傷保險關系,無論工傷事故系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所致,或者是由于受傷職工本人的過失所致,都不應當影響權利人主張工傷保險待遇。此外,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最高人民法院已對此問題作出明確的批復意見,該意見認為: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從該批復的精神看,申請人雖已獲得的民事賠償部分,但仍可以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已經得到的民事賠償并不影響其應當享受的工傷待遇。被申請人下屬的工傷保險公司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作出的待遇審批扣除申請人已獲得的民事賠償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依法應予撤銷。
二、被申請人應該足額給付申請人工傷保險待遇。
因交通事故導致工傷亡后,工傷補償與侵權賠償雖是由同一行為發生,但兩者的法律性質不同,法律關系不同,獲得賠償的法律基礎不同,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也是不同的。工傷補償是依據勞動法律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工傷亡后,從勞動保險機構獲得的經濟補償,其法律基礎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而交通事故賠償是基于交通事故責任方的民事侵權行為而獲得的賠償。也就是說,遭受道路交通事故傷害的職工或者職工因工死亡,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者向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和《條例》的規定,向勞動保險機構或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賠償請求權,補償責任人是勞動保險機構或用人單位,承擔的是社會工傷保險責任,是屬于公法領域規定的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賠償權利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向造成損害的第三人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賠償責任人為第三人,承擔的是民事侵權責任,是屬于私法領域規定的賠償。因此,在因交通事故造成工傷后,工傷補償與侵權賠償不是同一民事責任的競合,不能適用總額賠償后的差額補足,從而要求申請人只能擇一請求賠償。由第三人侵權引起的工傷,《工傷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救濟方式。所以,工傷職工當然有權同時選擇兩種救濟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實行雙重賠償符合我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立法意圖,不存在顯示公平。《工傷保險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工人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這表明我國實行工傷保險目的在于加強對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的保護,保證能夠在遭遇工傷事故時獲得及時的救助和補償,維持其本人或遺屬的正常生活,而不是讓用人單位規避本應由其自己承擔并有能力承擔的責任。實際上在工傷保險中的賠償責任已經由用人單位的個別責任轉化為由社保機構承擔的普遍的社會責任,成為國家承擔的社會保障義務。用人單位即使對自己的員工所發生的工傷事故,也僅負間接的補償責任。只要用人單位依法足額繳納了工傷保險費,就意味其完成了補償責任。我國社會保險保障制度,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強制繳納工傷保險,也就是說,不發生工傷事故,也必須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如果用人單位違背法律法規,未繳納工傷保險,由其單獨承擔工傷賠償費用,是其因自身過錯導致的責任承擔;勞動法并未規定勞動者有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義務,倘因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而剝奪、限制了勞動者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將有悖與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是國家法律強制規定,是社會保障機構或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是受害人基于勞動者的身份,依法所應享受的權利。如果職工發生事故并依法認定為工傷的,作為給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就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保險待遇,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是不能減少法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的,必須依法予以執行,而被申請人卻根據龍政綜()45號文件作出扣減對申請人的工傷保險待遇。對此被申請人扣減工傷保險待遇的做法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此致
________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申請人: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合同 (授權書)
2020-06-18公路工程施工監理合同范本條文說明
2020-06-18ODM 委托加工協議書
2020-06-23網絡營銷合同書
2020-06-23開發合同
2020-06-24房屋按揭、購房貸款保險合同
2020-06-24食堂采購蔬菜協議書
2020-06-2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協議書
2020-06-24合伙合同2
2020-06-28建設工程勘察設計 合同(2)
2020-06-28代理軟件銷售協議
2020-06-292012年標準訂貨單(代銷售合同)
2020-06-29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
2020-06-29建筑安裝工程分包 合同(1)
2020-06-29試用合同
2020-06-29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補充協議
2020-06-30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0-06-30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2)
2020-06-30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5)
2020-06-30工程項目居間合同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