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1)項和第53條第2款之規定,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為絕對無效合同,除此之外,均納入到可撤銷合同的范疇。
(二)乘人之危的合同
所謂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而訂立的合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0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為乘人之危。”依《合同法》第54條之規定,因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而訂立的合同,不像《民法通則》規定為無效民事行為,而是納人了可撤銷合同的范疇。
乘人之危的構成要件有:第一、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所謂危難處境,是指急欲避免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狀態,例如,身患重病,急需住院治療所謂急迫需要,是指實現或保障重人利益的迫切需求。例如,為醫治重病,急需巨額錢款。第二,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向對方提出苛刻的條件的目的,是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提出苛刻條件的行為,通常表現為積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直接向對方提出某種要求;有時也表現為消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拒絕對方的合理請求。提出苛刻條件的環境,是對方處于危難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第三,對方當事人被迫接受該苛刻的條件,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第四,對方當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損失。重大損失通常表現為財產上的損失,有時也表現為其他利益的損失,如被迫簽訂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損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損害該重大損失是因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苛刻條件而造成的。
乘人之危與脅迫均涉及一方因危難而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但者根本區別在于:脅迫者直接實施或將要實施某種不法行為,使對方出十恐懼而違心地簽訂合同;乘人之危行為人并沒有實施某種不法行為,只是利用了對方一的處境而讓對方不得已訂立了合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圖書出版合同(3)
2020-06-19投資入股協議書
2020-06-19全包家庭裝修合同
2020-06-19中 央 空 調 采 購 及 安 裝 合 同
2020-06-23工裝裝修施工合同
2020-06-23貨款月結協議
2020-06-23贊助協議(2)
2020-06-23交房通知書
2020-06-24勞務分包合同
2020-06-24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2020-06-24公司股東入股協議書
2020-06-24網站建設與維護合同
2020-06-24土地租賃合同
2020-06-24隱名出資協議
2020-06-24工礦產品供應調撥合同
2020-06-28合伙企業隱名股東協議
2020-06-2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2020-06-28機械租賃合同
2020-06-28建設工程承包合同(1)
2020-06-28個體工商戶雇工勞動合同書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