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沈民(2)房終字第197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刁福訓,男,1949年10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沈陽市東陵區渾河站朝鮮族鄉曹仲村。
委托代理人:刁千軍,男,漢族,1975年4月14日出生,住沈陽市東陵區渾河站鄉曹仲村84號。
委托代理人:李家和,遼寧法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守財,男,1958年1月22日出生,農民,住沈陽市東陵區渾河站朝鮮族鄉曹仲村304號。
委托代理人:張洪潮、李利威,遼寧申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刁訊榮,女,1965年2月15日出生,農民,住址同上(張守財之妻)。
上訴人刁福訓因與被上訴人張守財、原審原告刁訊榮土地互換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沈陽市東陵區人民法院(2004)東民一房初字第89號民事判決,于2004年12月7日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05年1月17日受理此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由審判員董菁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馬巖、代理審判員李方晨參加評議,公開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二原告家四口人分得3.78畝口糧地,當時是刁福訓代辦的,刁福訓私自將該土地送給親家于化貴經種。2002年4 月,刁福訓將自己承包的土地歸還二原告3.6畝,原告張守財、刁訊榮在該土地上建筑了兩個日光溫室,平房和圍墻,同時栽種了櫻桃樹和楊樹等。原、被告又于 2004年2月24日雙方補簽了土地互換協議書,現原告要求確認土地互換協議合法有效,訴訟來院。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土地互換合同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的,其內容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雙方已實際履行,依法有效,雙方均嚴格履行。被告刁福訓對原告陳述的案件事實和提出的訴訟請求,已明確表示承認,因此對原告陳述的案件事實予以認定,被告刁福訓提出沒有同意互換土地的說法,不予支持。原審法院判決如下:確認原、被告雙方互換土地合同合法有效。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刁福訓負擔。
宣判后,刁福訓不服,向本院上訴稱,雙方互換合同是因為張守財用虛假事實欺騙自己而簽訂的,原審時刁訊榮并未主張權利,要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被上訴人張守財辯稱,同意一審判決,要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經本院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并無差異。
上述事實,有農業承包合同、土地互換協議書、雙方當事人陳述等證據,經原審開庭質證、認證,本院予以確認,在卷證明。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我國實行家庭承包方式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償地進行承包經營權流轉。2004年5月26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張守財簽訂互換協議書,其內容并不違反國家強制性法律規定,并且已實際履行,應確認為合法有效協議。上訴人上訴稱,因張守財是以要辦理養殖證才與其簽訂的協議,張守財是以欺騙的手段騙取的協議書,因沒有證據,本院不予采信。現張守財為簽訂協議的一方,刁訊榮與張守財為合法夫妻,故上訴人主張原審時的主體有問題,要求對刁訊榮的委托書進行筆跡鑒定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刁福訓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董 菁
審 判 員 馬 巖
代理審判員 李 方 晨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書 記 員 韓 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傳證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聘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請求答復書
2020-10-14罪犯離監探親證明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