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陳慶鋒合同詐騙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3)佛刑初字第20號
公訴機關(guān)廣東省佛山市
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陳慶鋒,男,1974年3月19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廣東省佛山市人,無業(yè),住佛山市金魚園15號201房。2000年12月7日因犯
信用卡詐騙罪被佛山市城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F(xiàn)押于佛山市
看守所。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以佛檢刑訴字[2002]第201號
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陳慶鋒犯
合同詐騙罪,于2003年1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2月28日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羅東偉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陳慶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控,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間,被告人陳慶鋒先采用以市場價進貨再低價賣出的手段,供應(yīng)少部分摩托羅拉、飛利浦等手機給鄧華、蒙志輝,以騙取兩人的信任,后再以訂購手機收取預(yù)付款為名,騙取鄧、蒙手機預(yù)付款人民幣672000元和669000元,用于賭博、還債及個人揮霍。被告人陳慶鋒無視國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詐騙公民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被告人陳慶鋒有自首情節(jié),依法可從輕處罰,提請本院依法判處。
被告人陳慶鋒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并愿意接受法律的懲處。
經(jīng)審理查明,1998年11月至12月份,被告人陳慶鋒先后認識在佛山市做手機生意的鄧華和蒙志輝,并聲稱有廉價的手機賣,價格低于當(dāng)時的市場批發(fā)價三、四百元人民幣,讓鄧華和蒙志輝先付總價款的三分之二的預(yù)付款,其在一周內(nèi)交貨。1998年11月至1999年1月期間,鄧華和蒙志輝多次向被告人陳慶鋒訂購手機,為騙取鄧、蒙的信任,陳慶鋒以市場價進貨,然后以低價賣給鄧、蒙兩人,并都如約交貨。1999年2月1日至2月8日,被告人陳慶鋒先后收取鄧華訂購手機的預(yù)付款620000元人民幣,全部用于賭博、還債及個人揮霍,而拒不供貨。1999年2月2日至5月13日,被告人先后九次收取蒙志輝訂購手機的預(yù)付款879000元人民幣,除供貨100部摩托羅拉308型手機,價值21萬元外,剩余的669000元預(yù)付款被其全部用于還債及個人揮霍。案發(fā)后,被告人陳慶鋒家屬于1999年3月9日在公安機關(guān)退還贓款10萬元人民幣。
另查明,被告人陳慶鋒所謂的廉價手機都是從佛山市佳訊電子有限公司以市場價買入,再以低于市場價三、四百元的價格賣給鄧華和蒙志輝。
再查明,被告人陳慶鋒因犯信用卡詐騙罪,于2000年12月7日被佛山市城區(qū)人民法院以(2000)佛城法刑初字第175號刑事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刑期從2000年9月7日起至2006年9月6日止。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guān)提供并經(jīng)法庭質(zhì)證、認證的證據(jù)及被告人的供述在案證實:
1、被害人鄧華的報案筆錄,證實1999年2月12日鄧華到公安機關(guān)報案稱,其從1998年11月中詢認識被告人陳慶鋒后,陳慶鋒對其說他可以買到很多價格便宜的手機,但由于資金不足,想跟我合伙做,由我提供資金,在買手機之前由我先付貨款的三分之二的定金,余款在交貨時付清,我認為有錢賺,就同意了,于是,從1998年11月下詢開始與陳志鋒開始做手機生意,每一次都要我先付手機貨款的三分之二訂金給他,他給上一批貨,我就付清貨款,但到了99年2月3日起,陳慶鋒收了訂金后再也沒有供貨,到了二月九日,我就一直催他交貨,開始他還推說遲一點才交貨,到了二月十日晚上我約他要見面時他才直接講是騙我的,在電話上他講“其實我是騙你的,我根本就沒有便宜的手機,我用你的錢到電信公司以市場價買回手機,然后低價賣給你,騙到你的錢后就用來填補我欠其他人的錢,我現(xiàn)在根本就沒有貨了,也沒有錢還你,我也沒有其他辦法了”。至2月11日止,陳慶鋒共累計騙取了我672000元的預(yù)付定金,后來公安機關(guān)幫追回10萬元現(xiàn)金。
2、受害人蒙志輝的證言,證實在98年底至99年1月,被告人陳慶鋒對蒙志輝講有平價手機賣,品種有菲利甫828型、摩托羅拉308C、928型,價格比市場價低100元至幾十元不等,到了99年1月我就開始向陳慶鋒買手機,每次他都能準(zhǔn)時交貨。我每次交訂金都是按貨款總值的三分之二交給他的,并約定在一周內(nèi)交手機給我,但到了2月份,陳慶鋒就開始收了我的訂金而沒有貨交給我了,每次交定金給他時,交貨的期限還沒有到,七張訂金收據(jù)累計共騙取我的人民幣669000元。
3、被告人陳慶鋒親筆寫給被害人鄧華的二份《借據(jù)》,內(nèi)容分別為:①99年2月1日現(xiàn)借鄧華現(xiàn)金人民幣80000元,于2月6、7日交20臺928(2350),40臺308C(1950),再加100000萬元,于2月8日交40臺928(2300),40臺308C(1900),再加60000萬元,于2月9日交20臺928(2300),20臺308C(1900),再加90000元,于2月10日交30臺928(2350)。②99年2月8日現(xiàn)借現(xiàn)金人民幣150000元,于2月11、12日交100臺928,再加140000元,于2月12日至13日交10臺768(1650)、100臺308C(1900)。上述二單借據(jù)內(nèi)容主要證實被告人陳慶鋒騙取了鄧華人民幣62萬元。
4、被告人陳慶鋒親筆寫給被害人蒙志輝的七單收據(jù),內(nèi)容分別為:①99年2月2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162000元作購買120臺308C手機(單價2100),2月5至8日交貨,2月5日晚已發(fā)40臺,交30000元,2月6日晚已發(fā)60臺,交45000元,另交50臺308C訂金70000元。②99年2月3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140000元,作購100臺308C手機。③99年2月4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70000元,作購50臺308C手機。④99年2月4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72000元作購50臺928。⑤99年2月6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160000元,作購100臺928手機,單價2500元,2月8-14日交貨。⑥99年2月7日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80000元,作購60臺308C手機(單價2000-)。⑦收到蒙志輝現(xiàn)金人民幣50000元,作購30臺928、10臺308C手機(單價928型2350、308C1950)。上述證據(jù)主要證實被告人陳慶鋒收取了蒙志輝人民幣879000元后,只給了100臺手機價值人民幣21萬元之外,騙取了蒙志輝人民幣669000元。
5、被告人陳慶鋒在佛山市佳訊電信電子有限公司按市場價購買手機的有關(guān)書證,①陳慶鋒于99年2月9日欠條一份,內(nèi)容為:今欠到佛山市佳訊手機余額如下,928C+ 60×2900=174000元,已付人民幣60000元,欠人民幣114000元,已還鄒生5萬元加6萬元,尚欠64000元。②佳訊電子公司提供的陳慶鋒99年1月5日至2月9日在該公司購買手機的部分登記記錄,分別為1月5日928+、20臺×2950元=59000元;1月17日928+、10臺×2890元=2890元;1月11日828C、16臺×2910元=47200元;1月24日828C、24臺×2900元=69600元;1月20日308C、20臺×2450元=49000元;1月30日928+、60臺×2890元=173400元;2月5日928中文、10臺×2900元=29000元;2月5日928中文、20×2900元=87000元;2月9日928+、60臺×2900元=174000元。
6、被告人陳慶鋒高息向陳伯強、李樹添、葉伯泉、吳玉堅、林醒文、張鉅聰
借款的字據(jù),主要證實從1999年1月5日至2月10日,被告人陳慶鋒向上述放高利貸人員分別14次共借款人民幣高達2500000多萬元用于炒股,月息5%-20%不等。由于陳慶鋒要歸還高利貸,只能找對象詐騙。
7、有關(guān)證人鄒毅明、夏安欽、陳伯強的證言,①證人鄒毅明的證言:鄒系佛山市佳訊電子有限公司的經(jīng)理,其證實與被告人陳慶鋒于98年12月份開始認識,主要是陳慶鋒經(jīng)常到其公司購買少量的手機后開始熟悉,99年1月份開始,陳慶鋒才有大單點的購買手機業(yè)務(wù)與公司發(fā)生,主要是指購十臺以上的手機業(yè)務(wù),他主要是購買摩托羅拉及菲莉甫,價格都是按市場批發(fā)價賣給他的,最大的一單業(yè)務(wù)也是最后一批業(yè)務(wù)是在99年的2月9日,他需要90臺摩托羅拉928型的,但我們只給他60臺,單價是按2900元左右,到現(xiàn)在陳慶鋒還欠我們6萬多元貨款。②、證人夏安欽的證言,其證實被告人陳慶鋒在98年底至99年初在其公司多次購買過大量的手機,最后一次購買的手機還寫下欠條欠6萬多元到現(xiàn)在未付清。③、證人陳伯強的證言,陳系被告人陳慶鋒的堂哥,主要證實被告人陳慶鋒從98年開始至99年2月就陸續(xù)向其高息借款或由其擔(dān)保向親戚和朋友李樹添、吳玉堅、林醒文、張鉅聰高息借款共有200多萬元用于炒股,陳慶鋒只歸還了部份本金和幾十萬元的利息。 [Page]
8、被告人陳慶鋒的供述,因為從98年開始向其堂哥陳伯強高息借款100多萬用于炒股,但虧了本,想扳回本,沒有錢,又想讓人信任,就只能想辦法騙錢了,后來通過朋友的介紹于98年底認識了鄧華和蒙志輝,其就分別騙他們說,可以弄到便宜的手機,但自已資金不足,能否合伙一起做,大家一起賺錢,鄧華和蒙志輝都分別同意了,這樣,每一次自已就分別要求鄧華和蒙志輝按需要手機的總貨款預(yù)付三分之二的訂金,其就用這些訂金到佛山市樂園北路佳訊電子公司按市場價購買手機,然后按每一臺低于市場價的四、五百元給他們,以此騙取信任,剛開始時還能按時給貨,到后來收取訂金就沒有給齊貨了,鄧華最后交的一、二次訂金共有60多萬元就一直沒有交貨給他,而蒙志輝有時是每天都交有訂金,而交貨給他都是一周后才交的,因此,基逐漸收取了蒙志輝的很多訂金,共有67萬多元而沒有交貨給他,所騙取他們的錢主要用于歸還借高利息、賭博及花費,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已無能力歸還了。
9、公安機關(guān)的立、破案表及抓獲經(jīng)過
主要證實了該案的來源及公安機關(guān)的破案過程,抓獲被告人陳慶鋒的經(jīng)過。
10、扣押贓款、贓物及返還清單
主要證實公安機關(guān)扣押了被告人陳慶鋒的贓款10萬元及退還贓款給被害人鄧華的情況。
11、被告人陳慶鋒的身份證明及因犯信用卡詐騙罪被佛山市城區(q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的判決書。
本院認為,被告人陳慶鋒無視國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詐騙公民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且數(shù)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guān)指控被告人陳慶鋒犯合同詐騙的事實清楚,指控的罪名成立。同時,公訴機關(guān)認為,被告人陳慶鋒有自首情節(jié),依法可以從輕處罰。經(jīng)查,被告人陳慶鋒投案自首如實坦白詐騙蒙志輝錢財是本案中的主要罪行,全案可按自首依法從輕處罰。因被告人陳慶鋒犯合同詐騙的罪行是在其犯信卡詐騙罪被判決宣告后,
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發(fā)現(xiàn)的的罪行,屬犯數(shù)罪,依法對其予以數(shù)罪并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陳慶鋒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原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合并有期徒刑二十一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刑期從原犯信用卡詐騙罪被
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0年9月7日起至2019年9月6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yīng)當(dāng)提交
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譚 顯 剛
審 判 員 鐘 雪 基
代理審判員 周 禮 平
二 0 0 三 年 三 月 二十 五 日
書 記 員 達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