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的規定,監護人分為了法定監護人和指定監護人,而在法定監護人當中,由于涉及到的人員范圍比較廣,因此需要確定一個順序,這樣才能比較順利的確定法定監護人。那么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是如何確定的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是如何確定的
(一)依照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二、如何成為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依其方式,可以劃分為當然設立、協議設立和公權力指定設立。
(一)當然設立,指第一順序人全體做監護人。
(二)協議設立,可分四種情況:
1、當第一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經其協議,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監護人。
2、經各順序人協議,由第二順序人做監護人。
3、經精神病人監護人各順序人協議,只由第三順序人或第四順序人做監護人。
4、經各順序人協議,由各順序人共同做監護人。
(三)公權力指定設立,即由主管組織指定監護人的設立方式。其要件為:
1、須不能依照當然設立和協議設立程序產生監護人,尤其對于何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
2、須由主管組織指定。關于主管組織,民法通則規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當父母不在同一單位時,則有兩個有資格指定的機關),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在為精神病人指定監護人時,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知道,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順序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順序是不同的,大家在實踐中要仔細區分清楚。而成為監護人之后,就要履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護職責。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霸網站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方起訴離婚需要多少錢?程序是什么?
2021-03-02離婚手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2-09離婚孩子歸誰
2021-02-26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0-11-12協議離婚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0法定監護人有哪幾種,學校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7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2020-12-08怎么寫子女撫養費起訴狀
2021-01-13判決的探視權不執行會怎么樣
2021-03-17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產假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離婚協議附帶孩子撫養權問題是什么?
2021-01-09離婚拒付撫養費被拘留的前提是怎樣的?
2021-03-22離婚小孩撫養權監護權是什么?
2021-02-11被撫養人生活費起算時間有什么要求
2020-12-16親子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5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03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新婚姻法關于分居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26婚前財產公證是否必要
2020-12-13關于夫妻財產公證程序的法律規定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