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適用于訴訟時效而非訴訟時效。經濟糾紛超過訴訟時效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尋找證據證明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債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債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理由進行抗辯;債務人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訴訟時效中斷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中斷時起至相關程序終結時重新計算:(一)債權人向債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債務人同意履行債務;(三)債權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具有相同的含義。如何承擔經濟糾紛的成本。如果雙方都有責任,他們應該分擔責任。其他訴訟費用,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2)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無糾紛金額的,每件支付500元至1000元;有糾紛金額的,按財產案件收費標準支付。(三)破產案件,按照財產案件收費標準計算破產企業財產總值,減半支付,但最高不超過10萬元。
(4)撤回的,受理費減半,由原告承擔。其他訴訟費用按實際支出收取。(五)駁回起訴的,受理費由當事人承擔。(六)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的,訴訟費用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裁定。這也是解決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的上訴案件一、二審全部訴訟費用負擔的途徑。(七)申請執行費和執行中的實際費用,由拒絕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書的一方負擔。(八)申請財產保全措施的申請費用由敗訴方承擔。申請人敗訴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造成的損失。(九)當事人支付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減免訴訟費用。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決定延期、減少或者免除。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經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適用于訴訟時效而非起訴時效。經濟糾紛超過訴訟時效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尋找證據證明訴訟效力中斷。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