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刑事賠償范圍危險責任公民虛假供述權救濟1995年1月1日實施的《國家賠償法》初步確認了公民申請國家賠償的憲法權利,這對于消除封建特權思想的毒害,調整官民關系,監(jiān)督和制約依法行使權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刑事賠償范圍過于狹窄,無法對侵權行為進行充分救濟,需要及時調整。筆者擬從刑事訴訟實踐的角度對賠償范圍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對策。首先,以危險責任代替非法責任,作為假逮捕的歸責原則。《國家賠償法》第二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獲得國家賠償。作為一般規(guī)則,本條適用于刑事賠償中對無辜者錯誤羈押逮捕的歸責,即無辜逮捕必須以“違法”為前提才能產(chǎn)生國家賠償,但實踐中存在無辜逮捕不違法的情況。這必須從拘留和逮捕的適用條件著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了羈押的適用條件:(一)預備犯罪。犯罪或者犯罪后被發(fā)現(xiàn)的;(二)經(jīng)被害人指認或者在場的;(三)在身邊或者住所發(fā)現(xiàn)犯罪證據(jù)的;(四)企圖自殺、逃跑或者犯罪后在逃的;(五)可能毀滅、偽造證據(jù)的或者串供的;(六)不說出真實姓名、住址、身份的;(七)有重大外逃、多次犯罪或者結伙犯罪嫌疑的。從以上情況看,刑事拘留對證據(jù)的要求很低。在第二和第三種情況下,只有一個證據(jù)可以決定拘留。刑事拘留是在緊急情況下對在逃犯罪分子或者重大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種臨時強制措施。此時,調查才剛剛開始,調查機關搜集的證據(jù)相當有限,主要案件真相仍不明。依法適用于無辜公民的拘留是不可避免的。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降低了逮捕的證據(jù)條件,將“主要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明”改為“有證據(jù)證明犯罪事實”。與羈押類似,逮捕的證明標準低于定罪的證明標準,不能完全排除被依法逮捕的人被法院宣告無罪的可能性。如檢察機關以故意傷害罪批準逮捕,法院重新鑒定后確認被害人構成輕傷,宣告被告人無罪。
如果按照違法責任來歸責,許多被錯誤逮捕的公民無法得到國家賠償。這不僅符合刑事訴訟法保護人權的精神,而且極大地限制了憲法賦予的基本人權。我國憲法第41條規(guī)定,因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遭受損失的,有權依法獲得賠償。這一憲法規(guī)定并沒有把違反公共服務作為國家賠償?shù)那疤幔菑娬{公民權利受到損害后有權獲得賠償。在堅持違法責任原則的前提下,有學者對“違法”作出了新的解釋:“所謂違法,并不意味著違反了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定,這一解釋體現(xiàn)了保護公民權益的理念,但與“非法”一詞的字面含義不符,在實踐中難以統(tǒng)一。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wǎng)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倉庫租賃協(xié)議
2021-02-01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yǎng)費嗎
2021-02-27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收養(yǎng)協(xié)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老人死后農(nóng)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shù)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