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姓名權、名譽權和榮譽權。公民名譽權是指公民享有的保護自己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聲譽,俗稱聲譽,是對公民道德品質、能力、思想作風的綜合評價。一個人的聲譽直接關系到公民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尊嚴。一個人的名譽是非常寶貴的,它不僅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可以為從事民事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權,公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公民必須明確名譽權的權利內容:
1。公民有權保護自己的名譽和尊嚴。聲譽是社會對公民的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的生活方式、道德品質、能力和修養的客觀反映。因此,公民有權保持這一評價的完整性和客觀性。
②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不僅是一種合法的維權方式,也是名譽權的組成部分。其次,公民應當把握侵犯名譽權行為的認定依據:侵犯名譽權主要表現為侮辱和誹謗兩種方式。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口頭、口頭等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損害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侮辱行為的構成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①侵害人主觀上是故意的,即有意識地損害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如果無意中說有損他人名譽和人格,不是故意侮辱,不構成侮辱行為。
②客觀上,侵權人的言行造成他人精神痛苦和恥辱。
③侮辱行為必須是公開的,即必須有第三者或更多的人在場,或者侮辱的方式可以讓很多人看到或聽到。
④侮辱行為應具有針對性,即侮辱行為針對特定人群。如果在公開場合沒有針對性的辱罵,沒有針對性,不構成侮辱。誹謗是指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損害他人名譽和人格的行為。
誹謗必須注意以下條件:誹謗者主觀上必須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心理;客觀上,侵權人的行為足以損害他人名譽,包括捏造事實。夸大和歪曲事實,降低社會對公民的評價;誹謗是明目張膽和有針對性的。第三,如果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犯,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公開道歉,公開消除侵權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名譽,并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無視公民的請求,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訴。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申請傷殘鑒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20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