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行政復議法》第九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物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第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然后備案的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不申請行政復議。第二,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危害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這也被稱為“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只有觸犯刑法、法規,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才是犯罪。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根據其性質和程度來處理,必要時要給予法律制裁。
違法是指違反現行法律,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違法行為按情節輕重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分為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和違憲行為。違法性的概念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講,違法性是指一切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狹義的違法是指嚴重違法,但不構成犯罪的行為。我們在這里討論廣義的非法性。違法與犯罪的關系是犯罪必須是違法的,違法不一定就是犯罪。不同的是,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比違法行為嚴重。大多數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而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或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與其他行為有區別。首先,違法行為不同于不道德行為。很多違法行為都是犯罪行為,也是違背道德的。然而,并非所有的違法行為都是違背道德的。同樣,一些不道德行為也不構成違法行為。其次,違法行為與無效行為在法律上是不同的。當然,違法行為是不會發生的。行為人期待的是法律所確認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所有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的。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并不構成違法行為。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當事人對處罰違法行為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當事人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訴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糾紛該怎么做
2020-12-27地役權未經登記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嗎
2020-12-24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