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亡后的不動產繼承順序是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的繼承順序。《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繼承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繼承法》第十二條還規定,“喪偶兒媳以贍養公公、婆婆為主要義務的,視為一級繼承人。”繼承時,被繼承人立遺囑指定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以上繼承個人財產的,或者遺囑中明確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遺囑執行。此外,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遺產的有關部分:(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贈人放棄遺產;(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三)遺囑繼承人或者受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四)遺囑無效部分涉及的遺產;(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明確的繼承順序為遺產的有序分割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在遺產分割上也要注意男女平等、老有所養、老有所養、病有所殘、相互理解與妥協、團結和諧的原則。即使有遺囑,也要為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以及胎兒的份額。此外,繼承應當依法清償被繼承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所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應當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繼承人沒有清償義務,當然自愿清償除外。在我國,有四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去世前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二)遺贈,是指被繼承人生前立遺囑,將遺產捐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三)遺贈扶養協議,是指被繼承人與被扶養人訂立協議,被扶養人對被繼承人的生、死、葬承擔義務,被繼承人死亡后,其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歸被扶養人所有。這種方式主要出現在沒有贍養老人的情況下。(四)法定繼承,即在沒有上述三種情形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距離確定順序。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繼承,在四種繼承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法定繼承的效力最低。
如果您現在在分繼承方面也遇到了問題,希望您能熟悉分繼承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在分繼承過程中與家人鬧矛盾,造成老去死不溝通的局面,家庭是我們的責任最親近的人。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法律規定
2021-03-08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