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從性質上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道路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員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及時向執勤交警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告。”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規定了逃犯應當承擔的不利法律后果。交通事故是由于疏忽或輕信造成的,可以通過主觀疏忽來避免。但是,逃逸反映了行為人繼續存在、擴大事故后果危害性的心理。至少是一種自由放任,屬于主觀故意范疇,不能完全被以往的交通事故行為所包含和吸收。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的規定,交通肇事罪的行為人在正常情況下,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構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些量刑幅度體現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的立法精神。事故發生后不逃跑,主動報警處理,是肇事者的法定義務。二是從刑罰的角度看,一般來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人,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也體現了對事故發生后不逃逸、主動報警處理等行為的積極評價,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寬大”一面。如果將事故發生后不逃逸、主動報警處理的行為視為自首,并考慮從輕、減輕處罰,我們將在立法和司法層面對同一行為進行反復評價。
第三,不逃離現場主動報警處理的行為不屬于自首,不會造成處罰效果差的風險。首先,這種行為雖然不能認定為自首的法定量刑情節,但在具體辦案實踐中可以認定為酌定從輕情節。對確實履行法定義務,盡力挽回損失,防止危害后果擴大的,仍然可以適當處罰。其次,逃逸后到司法機關投案的,依法可以認定為自首,但這種自首是以加重逃逸量刑為前提的,先加重后相對從輕減輕。與肇事后不逃逸、主動報警處理的行為相比,處罰還是比較重的,不存在失去公平的危險。
更多法律意見可向律霸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公司的委托書的有效期多久
2020-12-05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要多久
2021-01-06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