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典第34條(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3;[監護人的職責和權利及臨時生活照料措施]監護人的職責是代表被監護人履行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義務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發生緊急情況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不能履行監護職責,病房生活無人看管的,由病房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為病房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第三十五條監護人應當按照對被監護人最有利的原則履行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作出涉及被監護人利益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成年人的監護人在履行監護義務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護和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監護人不得干涉被監護人能夠獨立處理的事務。第三十六條【監護人資格的撤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采取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按照下列原則指定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最有利的行為有:(一)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二)玩忽職守的行為;(三)其他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和組織包括: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其他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聯、殘聯、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前款規定的個人或者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第三十七條依法承擔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贍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經人民法院撤銷監護后,繼續履行義務。第三十八條【恢復監護人資格】監護人的父母、子女被人民法院取消監護人資格后,除故意對監護人犯罪外,確有悔改表現的,人民法院在尊重監護人真實意思的前提下,可以:,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同時恢復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監護人之間的監護人關系。第三十九條【監護終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護終止:
(一)被監護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三)被監護人或者監護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裁定終止監護的其他情形。
監護關系終止后,被監護人仍需要監護的,應當依法另行確定監護人。以上是小編為您收集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可以向律師在線咨詢,尋求更專業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中介有糾紛怎么辦
2020-12-25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