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是屬地管轄還是總體管轄?外國建筑企業在北京承包工程時,施工單位的工人與北京的村民一起完成了分包工程。結果,村民們發生了工業事故。受害人向北京市某區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行政部門也認定為工傷。該建筑企業拒絕接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起的訴訟。因此,法院認定勞動行政部門越權,決定撤銷工傷認定。法院的理由不是受害人與建筑企業沒有勞動關系,而是建筑企業的注冊地不在北京。根據《北京市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規定》證明文件的規定,工傷認定由企業法人登記地或工傷保險統籌地屬地管轄,北京市勞動行政部門無權認定受傷人員的工傷情況。本案涉及工傷認定管轄權。就工傷認定管轄而言,目前大多數地方由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商業登記地或企業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地方。然而,在一些地方,事故發生地的勞動行政部門負有責任,例如重慶。在實踐中,這些規定產生了企業法人登記地和事故發生地的勞動行政部門不承認工傷申請的情況,并以當地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為依據。一方面,決策者將承擔訴訟風險;另一方面,事故發生地勞動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且企業工傷保險統籌在企業登記地的,工傷保險待遇也由統籌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然后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判定結果是否得到當地勞動部門或社會保障機構的認可。例如,1999年,北京市勞動行政部門曾認定北京一家深圳企業的員工因工負傷,后來遭到深圳企業的反對,稱此人不是他的員工。北京的機構也改變了態度,不承擔工傷責任,使得工傷鑒定變得毫無意義。此后,北京市頒布了《工傷保險法人登記地或統籌地管轄條例》。① 近年來,勞動行政部門因工傷認定管轄權引發的訴訟案件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全國工傷保險總體規劃不統一,各地區工傷保險總體規劃項目也不同。一方面,工傷認定的結果直接影響治療費用,即基金的支出。另一方面,工傷保險基金的管理也離不開地方勞動行政部門的監督、控制和影響。因此,基于嚴格控制資金支出的主導思想,它在工傷性質認定中發揮了作用,導致工傷認定的地域管轄權或總體管轄權分離。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統一全國工傷認定的范圍和標準,特別是全國工傷保險的社會統籌,使工傷職工完全擺脫用人單位和地方工傷保險部門的約束。即使在全國范圍內工傷保險社會統籌不統一的情況下,工傷認定的管轄范圍也不應受到地域的限制。這可以通過在全國勞動系統內建立聯動機制來實現,即由企業注冊地或企業工傷保險統籌地勞動部門委托事故發生地勞動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或調查取證,最后自行得出工傷認定結論,以妥善解決當前的管轄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四
2021-01-18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耳朵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2021-03-22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