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案例][/p>
李某員工在一家外資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于性格內向,缺乏銷售技巧,他無法完成公司規定的銷售配額。公司給他換了一個比他原來職位低、難度小的職位。李仍然無法完成新工作中的任務。隨后,公司以不稱職為由終止了與李的勞動合同。在完成辭職程序后,李向公司索要經濟補償。人力資源經理回復稱,該合同因李的不稱職而終止,完全是由于李的個人原因,公司將不再給予經濟補償。李真的得不到經濟補償嗎
法律分析]
失職和不稱職是指工人不能滿足業務和職責的要求,工人在客觀和主觀上不能滿足工作的要求,但他們有不同的法律內涵
失職是一種主觀過錯,這表現為工人未能履行其職責。因嚴重過失終止勞動合同,不予賠償。無能是一種客觀狀態,表明勞動者的能力、知識和技能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但不存在主觀過錯。因勞動者不稱職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李先生不能勝任銷售工作。公司調整了他的工作后,他仍然不能勝任。根據《勞動合同法》,公司有權單方面終止與李先生的勞動合同,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應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并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向勞動者支付額外一個月的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協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翁被兩車撞死后再遭醉車碾壓
2020-11-232020年傷殘賠付
2021-01-09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投保率
2021-02-16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