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24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由勞動部發布,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高不超過12個月。勞動者工作不滿一年的,給予經濟補償金按一年標準賠償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必須依法支付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以依法支付補償金:聲明:
(1)暴力強迫勞動,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不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提供勞動條件(3)無故扣留或拖欠勞動者工資(4)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5)支付勞動者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工資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書寫呢
2021-02-07小區拆遷怎么賠償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