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是一場披上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政府的立場一直非常明確。它不接受或參與。無論仲裁案件的結果如何,對中國都沒有約束力
無論如何仔細包裝,南海仲裁案件本質上是一個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領土主權爭端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范性事項;關于海洋劃界,中國政府早在2006年就根據《公約》的規定作出了排除性聲明,仲裁庭對這些問題沒有管轄權。
<南海各方行為聲明第4條明確規定:“直接有關主權國家應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其領土和管轄爭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在聯合聲明、聯合公報等雙邊文件中多次確認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端。事實上,這排除了通過仲裁解決的可能性。
任意擴大仲裁庭的權力,并將不屬于其自身管轄權的事項包括在內,是對《公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的濫用。當然,中國不接受或參與
政治問題被包裝成法律糾紛
菲律賓提起南海仲裁案,實際上是將政治問題包裝成法律糾紛
南海仲裁案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法律糾紛,而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其實質是企圖將非法占領的中國島礁據為己有,削弱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近年來,“南海問題”之所以成為“熱點”,與大國關系和地緣政治有關。南海仲裁案不應簡單地置于國際法的框架下進行分析,而應置于一般的國際政治背景下進行分析。一些學者指出,一些域外國家不斷為菲律賓提交仲裁“平臺”,聲稱南海爭端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決。然而,他們不僅是公約的締約方,而且在歷史上多次適用和放棄國際法原則,這充分暴露了他們的虛偽
中國的立場不會因此而改變
仲裁庭可能會對中國做出裁決。無論仲裁庭做出什么裁決,都沒有法律效力,中國也不會接受
中國政府對南海仲裁案的態度可以概括為“四不”,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這是為了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性、嚴肅性和完整性
由于仲裁庭一開始沒有管轄權,無論裁決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都不具有法律效力,當然也不存在強制執行的問題
仲裁庭做出裁決后,可能會在短期內給國際社會帶來有關中國的“負面消息”,這應該從理性和長遠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應保持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政策和態度,以積極的態度繼續為南海的和平與穩定而努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車位權屬問題的完整總結
2020-11-29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