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第26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企業必須按照《勞動合同違約和解除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的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和醫療補貼,勞動部發〔1994〕481號:“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醫療補貼不少于六個月的薪水。"同時,第十一條還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和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勞動者在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對于疾病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雇主安排的其他工作,在處理此類爭議時被解除勞動合同的雇員,仲裁委員會不應簡單地按照《勞動法》第26條進行處理,同時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辦發[1994]479號)第六條、第七條以及《關于實施企業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和《關于勞動法實施若干問題的意見》(勞保發[1995]309號)第76條
首先,如果一些患有特殊疾?。ㄈ绨┌Y、精神病、癱瘓)的員工在24個月內無法康復,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其次,對于在醫療期結束或醫療期屆滿時不能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人員,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鑒定標準》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對其勞動能力進行鑒定。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的,醫療期滿后,被認定為五級至十級勞動能力的勞動者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辭職,辦理退休、辭職手續,終止勞動關系,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同時,根據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1994〕481號)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向員工提供經濟補償
如果您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