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實施前,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文件是《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動部發〔1994〕481號)。該文件第8條規定:“如果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根據工人在該單位工作的年限。“關于經濟補償的基數,文件第11條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條件下,勞動者在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月工資。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
結合本案情況,根據上述法律和文件的規定,王先生1984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經濟補償按【1994】號文件計算勞動部481號,計算基數為企業月平均工資。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的工作年限,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按半個月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按照王某解除勞動合同前半個月的工資計算
勞動關系躍升。2008年1月1日,我們要注意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即分段計算。2007年12月31日前勞動者工作年限經濟補償的計算依據為勞動部〔1994〕481號文的有關規定。2008年1月1日以后勞動者工作年限的經濟補償計算方法依據《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此外,《勞動合同法》第47條第2款規定了計算高收入工人經濟補償的“雙上限”。首先,經濟補償基數的“封頂”——按照該地區(如北京)員工上一年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支付;二是經濟補償年限的“上限”——最多不超過12個月。此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于2008年9月18日生效。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了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標準,即根據應付職工工資計算,包括小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如果工人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則應根據每月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