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海上航程中的船舶與貨物監督員有共同危險;(2) 為共同安全采取慎重合理的措施;(3) 這一措施直接導致特殊犧牲和特殊費用;(4) 這項措施取得了成效,保留了部分或全部財產。在處理共同海損事故后,航運公司通常要求目的港的船務代理在貨物放行前取得以下材料:(1)貨物的商業發票(CIF)價格副本;(2) 由愿意分擔全部損失的收貨人簽署的協議;(3) 貨物保險公司出具的全損保函。其中,貨物的商業發票是為了方便總損失理算師確定保存貨物的價值,從而計算分攤的價值和金額。如果貨物沒有保險人,航運公司通常會要求收貨人提供押金保函,押金保函通常根據全損理算師估計的比例確定。調整機構出具最終一般損失調整報告后,各受益人(即貨主)一般應按照調整報告中計算的各自比例分攤共同海損金額,所有受益人分攤的共同海損金額的計算方法如下:(1)共同海損損失率=共同海損金額÷共同海損分攤總價*100%;(2) 各受益人應分攤價值*共同海損損失率。在這種情況下,收貨人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I)當確定事故責任是船舶不可避免的過失時,拒絕分攤
發生共同海損事故后,受損方(船運公司)往往會迅速調整共同海損并提出分攤請求。此時,很難確認是否存在疏忽或是否難以避免責任,因此收貨人不太可能在提貨時拒絕分攤共同海損金額。在實踐中,收貨人往往以船舶不適航等承運人不能免除責任的因素作為拒絕船公司分擔全損的理由。事實上,在共同海損事故原因尚未確定之前,中國司法界采取的普遍態度是“先調整后分攤”和“先分攤后恢復”(二)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對共同海損調整報告提出異議,被要求分攤一般損失的貨主對一般損失調整報告有異議的,有權向有關海事法院申請對調整機構出具的調整報告提出異議,否則,調整報告將被確認為責任分攤的依據。(III)安排貨物保險,因為海逸運輸貨物保險的基本保險包括共同海損的犧牲和分攤,一旦收貨人在提貨時遇到船公司要求分攤一般損失的情況,收貨人可以直接通知貨物保險人,保險人有全權處理,并負責支付收貨人原支付的全損分攤金額。這樣,收貨人就可以輕松地從糾紛中退出,并由更專業的保險公司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從犯是初犯怎么判
2020-12-02怎么打官司
2021-02-06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