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確定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間?繼承法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因繼承財產權發生爭議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因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自繼承之日起滿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第二,我國遺產糾紛的處理原則。根據憲法“法律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我國繼承法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的主體、客體、內容等事項,具有確認權利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規定了繼承權受到侵害時的法律保護措施,具有保護權利的功能,充分體現了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2男女繼承平等的原則。《繼承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繼承財產的權利不分男女,平等享有;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的份額不分男女,平等享有,。三。權利義務一致性原則。在法定繼承中,對被繼承人負有較多義務的,應當分擔較多的遺產。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不得分享或者少分享。
4。扶老攜幼、保護弱者的原則。分割繼承時,要注意保留胎兒的份額,照顧有特殊困難或者缺乏勞動能力、生活無來源的繼承人,多與與繼承人同居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分享遺產;遺囑繼承時,即使立遺囑人不保留胎兒或者缺乏勞動能力、不具備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份額,也要給予遺產的分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協商一致、發揮遺產效用的原則。《繼承法》第15條對此作了規定。這一原則要求繼承人應當本著相互理解、相互遷就、和諧相處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三是最新資料(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維權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財產繼承權發生爭議的,訴訟時效為繼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的兩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在商場丟失商場有責任嗎
2020-11-08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