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用人單位已繳納意外傷害保險和工傷保險的,職工因意外傷害后可獲得意外傷害保險賠償,并可同時申請工傷保險賠償。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認定為工傷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殘疾撫恤金。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認定應簡便易行。第三十八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工傷醫療費、康復費;(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3)在總體規劃區外就醫的交通、住宿費用;
(4)殘疾輔助器具的安裝、配置費用;(五)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職工的生活、護理費;(六)一至四級殘疾職工的一次性傷殘津貼和月傷殘津貼;(七)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津貼;(八)喪葬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的死者的因公死亡津貼;(九)勞動能力鑒定費。第三十九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支付:(一)工傷待遇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六級傷殘職工的月傷殘津貼;
(3)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享受的一次性殘疾就業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請求或者給付保險金請求后,應當及時予以批準;情況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予以批準,除非合同另有規定。保險人應當將核實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負有保險責任的,保險人應當自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協議之日起10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保險人不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的義務的,除支付保險費外,還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損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保險人履行賠償義務或者給付保險金,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已繳納意外傷害保險和工傷保險的,職工因意外傷害后可獲得意外傷害保險賠償,并可同時申請工傷保險賠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證據的收集和審查和運用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07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