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財產保險公司來說,業務量已不再是制約資本的因素。財產保險行業有一個著名的“四重規定”,保險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從事財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當年留存保費不得超過其實際資本金加公積金總額的四倍。現在是實施第二代監管規則的時候了,草案將刪除這一條款。
這意味著財產保險公司不需要將超過資本金和公積金總和四倍的資金分給再保險公司。
“根據薪酬生成規則,公司的最低資本要求與保費規模掛鉤。保費收入越高,資本金要求越高。根據即將實施的第二代償付能力規則,資本金要求與保費規模無關,利用金融再保險提高償付能力的方式將是無效的。”14日,一位保險集團精算師對本報記者分析說。
這意味著,對于財產保險公司來說,業務量不再是限制資本的因素。在一定的資金條件下,風險控制越好,業務量就越大。
“財產保險70%的業務來自車險,第二代車險的資金占用相對少于其他財產保險。如果4x規則不改變,就會出現以車險為業務的大部分財產保險公司風險較低但規模仍然有限的情況,這與資本金要求與風險掛鉤的新監管原則相沖突,因此將被刪除。不過,對于再保險公司來說,汽車保險業務明年將減少分離。保險交易所出現后,再保險市場將面臨巨大挑戰。”一位來自再保險公司的人士告訴《21世紀商報》記者。一家財產保險公司對本報記者說:“這也迫使再保險功能回歸保障,而不是僅僅通過金融再保險來幫助保險公司提高償付能力,一是他們可能會根據第二代償付能力規則創新產品。”。
所謂“金融再保險”,就是通過業務分保來減少留存保費,通過分保預付手續費來提前實現利潤。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計算方法是將實際資本除以最低資本。這樣,分母減少,分子增加,償付能力提高。但事實上,風險轉移并沒有實現,因為當業務被分離出來時,可以獲得一部分估計的服務費并計入實際資本。半年后,服務費將根據損失率進行調整,償付能力可能相應下降。壽險增加了年金業務,但年金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
根據草案,壽險公司的業務范圍是在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保險業務的基礎上增加年金保險。年金業務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
“目前企業年金市場基本飽和,增量市場較小。也許監管部門考慮職業年金是出于考慮,因為職業年金在省級沒有協調。一位保險公司壽險部門負責人分析說,如果是縣市統籌,只有壽險公司才有這樣的機構布局。
目前,經營企業年金的主要保險機構是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今年1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根據文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同時,逐步推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提高社保經辦機構的管理水平。
據《21世紀商報》記者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保險業共委托企業年金計劃4.3萬戶,占法人委托企業數的90%。委托企業年金基金總規模3174億元,高于銀行業1365億元和信托業74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壽險公司和養老保險公司在年金業務上具有不同的優勢。一方面,養老保險公司業務來源相對成熟,壽險公司的年金業務還需要其他監管部門的審批;另一方面,大型壽險公司銷售人員多,分支機構分布廣,在銷售和服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然而,年金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企業年金業務利潤率不高,委托業務基本難以盈利,年金業務不計入保費收入。不僅如此,因為企業年金是一項集團業務,而目前壽險公司主要是代理商,有自己的銷售隊伍。”某保險公司壽險部負責人說。
“養老保險公司要向專業養老資產管理機構轉型,讓位給壽險公司年金銷售和服務,重點發展養老資產投資管理,一位來自某大型保險公司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作了分析。三。中國保監會有權取締未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許可設立保險公司的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有許多商業模式涉及保險業務的性質,但往往具有娛樂性和趣味性。保險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擅自設立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或者非法經營商業保險業務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對擅自設立專業保險代理機構或者保險經紀機構,或者未取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保險經紀業務的,予以取締,沒收財產他們的非法收入和罰款。根據《保險法》,保險的定義是投保人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在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患病或者達到本公司商業保險行為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進一步嚴格公司治理監督,草案增加了許多關于實際控制人的規定。
在新條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對保險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治理結構、整頓和監管措施的補充。在第二代賠償規則下,增加了新的監管規則,由于資本要求(兩大支柱)和通過信息披露(三大支柱)的市場約束(主要是保險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難以量化。近年來,保險公司的資本越來越多元化。為防止不合格投資者通過購買保險公司現有股權間接參股保險公司,規避監管審查,增加了治理和監管規則。同時,規定保險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配合保險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保監會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比如草案增加了一條:保險公司股東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或者其他損害保險公司利益的行為,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限制股東權利,責令轉讓股份。專業保險機構股東、保險經紀人虛假出資或者抽逃資本的,適用前款規定。
草案還增加了對“實際控制人”的許多規定,如變更出資額超過100萬元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拆遷租戶可以獲得賠償嗎
2021-01-23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