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26日,某村村民余某與某村村民委員會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合同約定,于某從1996年3月26日至2011年3月26日共承包9畝土地15年。合同還規定了雙方的其他權利和義務。合同簽訂后,雙方已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后來,1999年,為響應國家政策,村里對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了整修,整修涉及村里35戶村民承包的土地,其中包括余某承包的9畝土地。村里召開村民集體會議,作出調整決議,按照原合同確定的畝數,將村里其他機動用地全部承包給村里因土地改造被原承包地占用的35戶村民,報鎮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縣人民政府批準。同時,村民集體會議還決定,對35戶村民減免一定數額的承包金,以彌補土地生產力下降造成的經濟損失。
[不同意]
在本案中,余某認為與某村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為15年,他在承包地上耕種了3年,而某村未經同意就調整了土地位置,原來的土地承包關系也發生了變化,這是錯誤的一個村莊單方面終止合同。
某村認為,該村所有土地的調整改造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將土地重新承包給俞某等35戶村民,在實體和程序上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但原合同部分內容的變更并不改變合同的實質。
[分析]
在本案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地塊位置的變更是否為原土地承包關系的變更。一是村村委會是否有必要調整相關地塊的位置,于某與村村委會簽訂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內容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應當認定為有效合同。合同期限為15年,是指土地承包經營期限,不是指作為土地所有人的村組織因特殊情況不得調整土地。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發包人和承包人應當訂立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義務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保護和使用土地。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在土地承包經營期內,對個體承包經營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必須經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會議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批準,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對承包地造成嚴重破壞等特殊情況,農民個人承包的耕地、草原需要適當調整的,由承包人承擔村民會議成員三分之二以上或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必須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由政府和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合同約定不作調整的,從其約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行政復議中的第三人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2020-12-212020年全國的拆遷補償方案是統一的嗎
2021-01-01